第141章 两道旨意(2 / 3)
“镇远兄!十三兄!”
李存勖的判断完全正确。周德威收拢部下以后就杀向南方,到了启夏门才发现,不知是哪次兵乱之后,曲江池城墙早已坍塌数处,至今尚未修葺。这倒是方便了沙陀军,毫不费力就冲出了长安城,只是后悔来不及通知三郎从启夏门出城。
周德威的三百骑兵如疾风卷过,很快赶到了富平,李存孝听说三郎遇险,马上领兵前来接应,只是来得晚了,李存勖等人已经来到长亭了。此时听到呼叫,两员猛将一见竟然是三郎站在长亭,当即大喜过望,立即下马大步走了过来,李存孝一下抱起李存勖转了一圈才笑着放下他:
“镇远兄,我怎么说的?三郎必定平安无事啊!”
周德威看着他兄弟亲热,笑了笑没说话,看见李九娘,连忙抱拳说道:
“三郎脱险,实乃九公主之功。周德威代晋王谢过公主。”
他虽然没有参与金光门脱险之争,但以他的头脑,自然能够判断出,九公主既然出现在这长亭,想必出城之时,还有一番惊险,所以立刻向九公主道谢。
李存孝看了一眼李九娘,也向公主抱拳:
“李存孝参见公主!代父王多谢公主搭救三郎。”
见河东这两员大将对自己毕恭毕敬,李九娘心情大好,特别是周德威这黑大个,到了长亭就首先感谢自己,看来很是分得清主次嘛,不由对周德威颇有好感。
“奴家也只是举手之劳,两位将军倒是不必客套。”
黄四娘看看天色,有些担心:“主人,是否返回宫中?”
李九娘淡然一笑。
“人家的接应已经到了,咱们自然回宫。哦,周将军,这位便是昭谏先生罗隐,也是此番营救李郎君的大功臣。”
周德威自然知道罗隐的大名,又听说人家帮李亚子脱险,当即抱拳行礼:
“原来是昭谏先生出手相助!河东上下,尽感先生大恩!”
罗隐一心只在骡车里的佳人身上,所以对周德威的热情并不在意,只是敷衍了一句:
“不必客气。”
李九娘这时候才来得及与罗隐聊上两句:
“适才匆忙出城,都忘了问昭谏先生欲往何处?”
罗隐心不在焉回答道:
“在下浪迹江湖,焉知将往何处?”
对罗隐的敷衍态度,李九娘并不在意,还和他开个玩笑:
“昭谏先生,莫非你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听李九娘引用自己的诗句,罗隐也高兴起来了。
“多谢九娘抬爱,还记得在下陋词。”
李存勖也凑个热闹说道:“那么在下的诗句呢?昭谏先生怕是早就忘了吧?”
罗隐哈哈大笑:“叶小哥儿……哦,现在是李亚子啦,罗某怎会忘了你的名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来雨过天初晴!哈哈,此地就是一座长亭,不知道亚子小友,是否又有上好佳句?”
周德威虽然智勇双全,但毕竟是武将,对这些谈诗作文,自然兴趣缺缺。再看李存孝,更是一副无聊+痛苦模样。于是他趁机扭转话题:
“既然昭谏先生尚未决定去往何处,何不随我等前往河东,暂住些时日,也好容得晋王谨致谢忱。” ↑返回顶部↑
李存勖的判断完全正确。周德威收拢部下以后就杀向南方,到了启夏门才发现,不知是哪次兵乱之后,曲江池城墙早已坍塌数处,至今尚未修葺。这倒是方便了沙陀军,毫不费力就冲出了长安城,只是后悔来不及通知三郎从启夏门出城。
周德威的三百骑兵如疾风卷过,很快赶到了富平,李存孝听说三郎遇险,马上领兵前来接应,只是来得晚了,李存勖等人已经来到长亭了。此时听到呼叫,两员猛将一见竟然是三郎站在长亭,当即大喜过望,立即下马大步走了过来,李存孝一下抱起李存勖转了一圈才笑着放下他:
“镇远兄,我怎么说的?三郎必定平安无事啊!”
周德威看着他兄弟亲热,笑了笑没说话,看见李九娘,连忙抱拳说道:
“三郎脱险,实乃九公主之功。周德威代晋王谢过公主。”
他虽然没有参与金光门脱险之争,但以他的头脑,自然能够判断出,九公主既然出现在这长亭,想必出城之时,还有一番惊险,所以立刻向九公主道谢。
李存孝看了一眼李九娘,也向公主抱拳:
“李存孝参见公主!代父王多谢公主搭救三郎。”
见河东这两员大将对自己毕恭毕敬,李九娘心情大好,特别是周德威这黑大个,到了长亭就首先感谢自己,看来很是分得清主次嘛,不由对周德威颇有好感。
“奴家也只是举手之劳,两位将军倒是不必客套。”
黄四娘看看天色,有些担心:“主人,是否返回宫中?”
李九娘淡然一笑。
“人家的接应已经到了,咱们自然回宫。哦,周将军,这位便是昭谏先生罗隐,也是此番营救李郎君的大功臣。”
周德威自然知道罗隐的大名,又听说人家帮李亚子脱险,当即抱拳行礼:
“原来是昭谏先生出手相助!河东上下,尽感先生大恩!”
罗隐一心只在骡车里的佳人身上,所以对周德威的热情并不在意,只是敷衍了一句:
“不必客气。”
李九娘这时候才来得及与罗隐聊上两句:
“适才匆忙出城,都忘了问昭谏先生欲往何处?”
罗隐心不在焉回答道:
“在下浪迹江湖,焉知将往何处?”
对罗隐的敷衍态度,李九娘并不在意,还和他开个玩笑:
“昭谏先生,莫非你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听李九娘引用自己的诗句,罗隐也高兴起来了。
“多谢九娘抬爱,还记得在下陋词。”
李存勖也凑个热闹说道:“那么在下的诗句呢?昭谏先生怕是早就忘了吧?”
罗隐哈哈大笑:“叶小哥儿……哦,现在是李亚子啦,罗某怎会忘了你的名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来雨过天初晴!哈哈,此地就是一座长亭,不知道亚子小友,是否又有上好佳句?”
周德威虽然智勇双全,但毕竟是武将,对这些谈诗作文,自然兴趣缺缺。再看李存孝,更是一副无聊+痛苦模样。于是他趁机扭转话题:
“既然昭谏先生尚未决定去往何处,何不随我等前往河东,暂住些时日,也好容得晋王谨致谢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