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弹劾(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人正是大明国子监祭酒,宋讷。
  宋讷是元朝时的进士,后因为朱元璋撰写「宣圣庙碑」符合朱元璋的想法,从而成为了文渊阁大学士。
  而在今年年初,宋讷就被封为国子监祭酒,朱元璋更是下旨,凡功臣子弟,皆可入国子监读书。
  更何况,宋讷已经有七十多岁了,让一个古稀之年的老者跪着说话,朱元璋还没那么狠心。
  宋讷闻言,却不敢起来,而是匍匐在地上,道:
  “上位,臣听闻有生员在宫外谏言陛下,然而锦衣卫却草菅人命,将这些学子围堵了起来,不给水也不给吃的,已经饿死四十多人,其余人更是多数昏迷,还请陛下下旨,让他们回去。”
  这些生员,说白了,大多都是国子监的学子,宋讷不可能对这些不闻不问,更不可能看着他们就这么死去。
  毕竟这些人都是日后要挑起大明文坛脊梁的人。
  朱元璋看着匍匐在地上的宋讷,叹了口气,而后道:“宋先生,不是咱不给你面子,但咱早就下过命令,生冤不得议论朝政,咱不杀他们都算好的了,怎能这么轻易放过他们?宋先生总不能让咱这个皇帝当一个言而无信之人吧。”
  宋讷闻言,眉头一皱,道:“上位,这些都是饱读诗书的学子,当日只是昏了头,如今这般惩戒肯定已经让他们受到了教训,日后肯定不会这般胡作非为了,还请陛下仁德。”
  朱元璋叹了口气,却没有说话。
  宋讷见状,连咳嗽了两声,看向文官们所在的方向,示意他们也帮那些生员们求求情。
  果不其然,只见李善长率先上前一步,道:“上位,不如让这些学子去开采一月矿盐,以做惩戒如何?这些学子毕竟是咱大明的读书人,咱大明需要这样的人才治理,不然这天下会乱套的。”
  伴随着李善长的话,一众文官们这才纷纷开口。
  毕竟李善长都开口了,大家还能怎么样?
  朱元璋听到此话,这才找了个台阶,叹了口气,道:“唉,罢了,那就让他们去盐矿山挖一个月的盐。”
  宋讷闻言,顿时千恩万谢,道:“上位圣明。”
  毕竟宫门口那么多学子,如果全死了,他国子监都得少四分之一的人,这怎么能受得了?
  如今只是让那些学子去挖一个月的盐,已经是很轻的处罚了。
  “还有何事要奏?”
  朱元璋再次问道。
  而此时,文官们面面相觑,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那些弹劾李景隆的奏折没看吗?
  旋即,只见一个言官站了出来,拱手道:“圣上,臣要弹劾曹国公和九江侯。”
  殿内安静无比,武将们更是没有发出一丝声音,而是这么静静的看着这位言官。
  按理来说,李景隆跟武将们透露出成婚的事情是朱元璋的命令,这些文官们肯定是知道的。
  但今日还要出面弹劾,这是要打朱元璋的脸。
  朱元璋面不改色,道:“你要弹劾他们什么?”
  “陛下,臣要弹劾曹国公和九江侯大不孝,陛下乃是曹国公的外甥,但皇后娘娘刚刚仙去,曹国公就在府中大摆筵席,为九江侯娶妻,于礼法不容。”
  言官将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