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秋意浓 八(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都的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商贾学子,所谈之话题皆会落在摄政王的身上。
  言语间多为欢喜,却有人依旧会有些担忧。
  虽说摄政王两年前离开京都的时候所提出的振兴工商业之国策而今已看见了一些效果,这效果至少目前是很不错的。
  他打破了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壁垒,让整个国家的商人们彻底解脱了枷锁,真正有了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
  但同时却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之局啊!”
  文坛。
  墨香亭。
  清河崔氏的崔余看着亭外渐渐散去的浓雾,忧心忡忡的又道:
  “对于咱们世家而言,这原本是一件极好的事……”
  “我崔氏在去岁时候就走出了清河县,短短一年时间便将家族的生意延伸至了江南道。”
  “我启程前来京都赶考的时候,便听父亲说过,按照这样的势头,崔氏今年的利润至少增加一倍!”
  顿了顿,崔余看向了围坐的太原王氏三兄弟,“想来你们王氏亦是如此!”
  老大王忆春微微颔首,笑道:“这不是很好的事么?崔兄为何会满面愁容?”
  崔余一声叹息:
  “王兄,前车之鉴不可忘!”
  “想这三百年来,你太原王氏我清河崔氏出了多少能人?”
  “就说这京都,那宫里多少的高官是我们世家的弟子?”
  “听爷爷曾经说起过,咱宁国三大世家,最为辉煌的时候,朝中官员占了足足六成!”
  “就连丞相之位,基本也是三大世家轮流在坐。”
  “可后来如何?”
  “景华皇帝登基之后,仅仅半年时间,咱们三大世家在朝中的官员,被抄家的、被砍头的、被流放的……”
  “若不是因为恰好发生了西域三十六国伐宁这件事……咱们三大世家恐怕会被景华皇帝连根拔起,再也不复存在!”
  “故,从那之后,我崔氏祖上便立下了新的规矩。”
  “族中弟子必须读书,却决不允许参加科考,只能经商。”
  “自从那以后,你我还有颍州陈氏便再也没有子弟入朝为官。”
  “而今摄政王废除了举荐,推行公平的科考……爷爷或许是看见了摄政王不一样之处,这才命我前来京都。”
  “崔氏学堂有弟子千计,唯有派了我前来……一来恐怕是探探路,二来嘛,也不想有更多的子弟来当官。”
  “你们或许也是如此。”
  “可我现却有了另一层担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