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订婚洪氏(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中书舍人只是七品官,但权力极大。这一点和巡按御史十分像。 </p>
  因为他们手中权力太大了,朝廷只能压低他们的品阶来形成制衡。 </p>
  中书舍人掌缮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 </p>
  另外,文华殿、武英殿当直及属内阁诰敕房、制敕房亦有中书舍人,员额不定。文华殿舍人,掌奉旨缮写书籍;武英殿舍人,掌奉旨篆写册宝、图书、册页;诰敕房舍人,掌书办文官诰敕,翻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记功、勘合底簿;制敕房舍人,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碑额、题奏等文书,各王府敕符底簿。 </p>
  简而言之,中书舍人最大的工作便是替皇帝起草敕诏,基本和秘书职责相当。这是真真切切的天子近臣啊! </p>
  天子有什么重大决定,中书舍人都是第一个得知的。 </p>
  基本上中书舍人都是皇帝绝对的心腹。 </p>
  可以说除了下面没挨那一刀外,中书舍人与太监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伺候皇帝的。 </p>
  老爹果然眼光独到,给他找了这么一位老泰山。 </p>
  不过徐言总觉得哪里不对。 </p>
  洪澄正德五年中举时是十六岁,现在应该已经五十三岁了,可洪妙云看样子只有十四五岁。按照明代人早婚早育的情况来看,这个年龄不太能够对得上啊。 </p>
  她真的是洪大人的千金?确定不是隔壁老王的? </p>
  “爹,这洪家千金不是洪大人的老来女吧?” </p>
  徐怀远咦了一声:“我儿怎么知道,洪大人快四十岁才生下妙云小姐,对其疼爱不已,不管她提出什么要求,洪大人一概满足。她的一众哥哥都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p>
  徐言心道这就对的上了。 </p>
  洪家是真真切切官宦世家,从宋到明出了无数官员。 </p>
  便说大明就出了好几位尚书。 </p>
  老爹的眼光着实不错。 </p>
  要在大明官场混,一定要有靠山。 </p>
  师长固然重要,最靠谱的还是老泰山。 </p>
  都说老泰山打着灯笼挑女婿,殊不知女婿也在挑老泰山。 </p>
  如果徐言没记错的话,洪澄有一个儿子名为洪楩,也就是洪妙云的哥哥。 </p>
  这位洪楩在历史上可是颇有名气,曾经在裕王府中做事。 </p>
  说来嘉靖皇帝子嗣不旺,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一个早夭。还剩下了三个。 </p>
  嘉靖十八年天子册立次子朱载壡为太子,三子朱载坖为裕王、四子朱载圳为景王。可是这位皇太子实在是短命,嘉靖二十八年三月就薨了,嘉靖帝十分悲痛,为此罢朝三日。 </p>
  至此,嘉靖帝就剩下两个儿子。裕王朱载坖年长当为太子。但嘉靖皇帝因为朱载壡被立为太子后早逝,认为是被克的缘故,所以迟迟未予册立太子。当时又有道士对嘉靖皇帝进谗言,提出“二龙不相见”之说,致使嘉靖皇帝对朱载坖十分冷漠。 </p>
  如果徐言没记错的话,嘉靖三十二年二月,裕、景二王就会出宫,并在京开藩建府。 </p>
  朝堂之上也会出现以严嵩为首的拥景派和以徐阶为首的拥裕派。 </p>
  作为穿越者徐言当然知道最终继位的是裕王朱载坖,也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 </p>
  用不了多久洪楩就会出山,到朱载坖身边陪小王爷读书。 </p>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