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朝堂变天(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久之后,夏言应该就会被下诏狱。曾铣也会因为“交结近侍官员”罪被斩京城西市。 </p>
  夏言凭借前首辅的身份应该还能苟一段时间,但最终也难逃弃市被斩的下场。 </p>
  堂堂内阁首辅,都尚且如此。 </p>
  在嘉靖朝做官,真的是高危啊。 </p>
  其实擅杀大臣这点,在明代只有嘉靖、崇祯两个皇帝喜欢做,其余的君王基本上还是挺正常的。 </p>
  最多皇帝气不过铮谏下旨廷杖一番不听话的臣子,以示惩戒。 </p>
  至于斩杀大臣这种事情是真的极少出现的。 </p>
  所幸嘉靖帝只有十八年可活了,等到徐言进入官场做到高位,嘉靖帝早已咽气。新君将是有老好人之称的隆庆皇帝,这位可就比嘉靖帝好对付的多了。至于万历皇帝,更是以冲龄即位的小孩子。 </p>
  隆万年间可谓是做官的黄金时期。 </p>
  不久前院试面试时大宗师雷礼曾经出了一道题目,是‘何以安河套’。 </p>
  安和复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却是谬以千里。 </p>
  安是维持现状,复是收复之意。 </p>
  徐言的策论也是作的很保守,基调是积极防御,循序渐进。 </p>
  就是因为他知道嘉靖帝很快就会翻脸不认人,对曾铣、夏言等人治罪。 </p>
  虽然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生员,这种时候还是谨慎一些,尽量不给自己找麻烦来的好。 </p>
  要说嘉靖帝也真是够不要脸的,复河套明明是他支持的,到头来穿上裤子便不认账,罪责都推到了臣子身上。 </p>
  这一点和崇祯皇帝是何其相似。 </p>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陈新甲因为“行款议和”败露被斩杀于西市。其实议和本来就是崇祯皇帝的意思,陈新甲不过就是一个背锅的。没有崇祯皇帝的授意,便是借陈新甲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私自议和。 </p>
  但崇祯皇帝死要面子,不肯承认是自己的错,只能杀陈新甲平民愤了。 </p>
  如此刻薄寡恩,真是骨血里从嘉靖皇帝那里遗传来的。 </p>
  夏言就不说了,徐言是真的替曾铣感到可惜与不值。 </p>
  若是不生在嘉靖朝,伺候这么一位善变的君王,或许他的下场会好很多。 </p>
  按下这些且不提,却说徐言在二月再赴杭州。 </p>
  这一次前往杭州他要做的事情很多。 </p>
  一来是视察一番妙峰堂在杭州扩张开设分店事宜,二来是去见见未来大舅哥打消他的疑虑,三呢是与恩师钱德洪好好聚一聚。 </p>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给朱纨提一些中肯实用的建议。 </p>
  他清晰的记得,嘉靖二十七年四月,经过周密的计划朱纨命部将卢镗率军攻克了双屿港。 </p>
  浙江宁波的双屿港一直是倭寇在东南的重要据点,朱纨此举可谓是打响明军抗倭第一枪。 </p>
  按照历史进程,即便徐言不参与明军也能夺下双屿港。 </p>
  徐言之所以还要去给朱纨提建议,就是希望明军能够把细节做的更好一些。 </p>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