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一手经济、一手公平(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修路……
  商业的基础,其实就是路。
  路越好、越快,经济运转速率越快!
  为什么总说是时代的某人,而不是某人的时代?
  很多东西都是集体的意志,是时代推动着发展……想的再好,脱离时代就不现实,也没用……商人只能继续‘重蹈覆辙’,辙就是车轱辘压过的痕迹,走的车多了,车辙压过的路,甚至能比普通路面低几寸。
  顺着之前的车辙走,熟悉,少点危险,也能让牲口省力气。
  还得是思想和生产力发展。
  要让朝廷知道,商业发展越好,朝堂攫取利益越多。
  而且,要把水泥、砂石的价格打下来!
  商业……商业……
  哎。
  慢慢来吧……
  想要忽然改变大势,去做点什么,几乎不可能!
  就好像是大唐,后期租庸调玩不下去,才想起革新……
  柳文岳继续皓首穷经,要把《国富论》和儒家历史底蕴结合起来,把一些共识打入人的心里,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一切……想要写的东西很多,可还是要注意,要写大家能接受的东西。
  为什么往前半步是天才,往前一步是疯子?
  因为,太远的东西,很违背固有的思维,很难让人接受,乃至反感,最好是好好描绘往前半步的美景,心底的欲望驱使大家走上这条路,之后嘛……都踏马走上了,想回头?回不去了!
  只能继续,只能往前!
  柳文岳抓耳挠腮,不时的翻翻书,不仅仅是市面上的,还有各家珍藏的,还有东宫的,还有皇家的……
  突然提出的东西,大家不一定接受,但是我玩截字,我曲解圣人的话为我张目,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圣人肯定是对的……说起圣人……孔家、颜家……这两脉可是真够源远流长的,后者还行,宋朝时候全族几乎死绝了,孔家,一直到四大家族之一……这两家,要么抽时间赶尽杀绝,要么得收下当狗,不然血脉天生具有解释权,要非和自己唱反调,很麻烦。
  ……
  岭南。
  “柳?木?”冯盎看着情报,有点踟蹰。
  别看身处岭南,可身为岭南王,每年往长安运送那么多财货,耳聪目明的厉害。
  朝堂的一切,他都清楚。
  特别是……
  普通人觉得生活没什么变化,大唐还是那个大唐,街头巷尾鼓吹太上皇的风声多了……最多也就是感觉皇家就是孝。
  真正的高层都知道,现在有点三龙治水的样子,未来怎么样……还真不一定。
  柳家全族迁南宁……
  柳文岳可是太子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