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火上的恶狼(2 / 3)
街巷之中隱隱传出无法压抑的哭声。
有些哭声来自於那些失去亲人的寻常百姓家,很多哭声则来自於那些失去了钱財的富户。
深秋的风里已经没有修行者真气撞击的轰鸣声和刀兵撞击的声音,然而依旧有新鲜的血腥气不断涌入竇临真的鼻翼。
洛阳城中所有未走脱的官员,七品之上,全部都被抓捕起来,然后所有这些官员都要在半日之內做出决断,是否为太子和安知鹿效命,但凡不从者,便立即斩杀。
竇临真所在的马车在青竹苑停了下来,这是洛阳城中的一名万姓的富商的別院,平日里没有人居住,只是用於城中雅士的一些文会,诗会。
此时这处別院之中只有昔日夏王的那名国师,以及两名侍从。
“徐国师。”竇临真到了临水竹轩,对著静静恭立等候自己的老道行了一礼。
老道对著竇临真躬身行了一礼,面容却是一片平静,“幼主不要怪我。”
竇临真微微皱眉,道,“国师何出此言,我怎么会怪你?”
老道平静道,“若不怪我,怎会从虎牢关到现在,才真正与我会谈。”
竇临真呼吸微顿,迎著老道平静的目光,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老道却平静的说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你和河北那些人依旧尊我为国师,你想著既然我依旧尊你为幼主,为何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一直任你幽禁於长安,反而是这个和你没有什么关係的安知鹿將你弄出了长安。哪怕我这次主动前来,你心里自然是怪我的,以你的傲气,自然是觉得我来和不来也没什么两样,但此时特地来见我,想必不是因为你的原因,而是为了安知鹿。”
竇临真缓缓的抬起了头,她也不掩饰,点了点头,眼中似有一点火焰燃起,又慢慢熄灭,归於平静,“那么国师,那么这么多年,你为何不动?”
“大唐虽大,但我想不出將你带离长安之后,哪里又有我们的容身之处。”老道安静的说道,“幼主你自然也明白,你在长安,性命无忧,而这些河北门阀也能够性命无忧。”
说完这句,他转身看著那一抹夕阳,无限感慨道,“幼主,当年真正和李氏妥协的,並非是那些所谓的竇氏叛徒,而是我们自己。在爭夺江山这件事上,这是我们这些失败者所求的最后体面。我们已经败了,让这些忠诚於他的部下的家族能够存继下去,这是夏王的心意。”
夕阳在他的瞳孔里坠落。
他眼中不再出现曾经有过的意气。
仗,他们已经打过了。
他们已经豁出一切的尝试过了。
但即便是那时候,他们也已经败了。
“我来这里,不是要帮你打仗。”老道看著竇临真,平静的说道,“而是我在夏王的面前立过誓,要保全你的性命。”
竇临真静默了片刻,道,“是想劝我回长安还是想强行带我回长安?”
“木已成舟,还能改变什么?”老道看著竇临真,摇了摇头,“人微言轻,当年我劝不了夏王,现在也劝不了了,尽心而已。”
竇临真微讽的笑了笑。
她不再多言,转身就准备离开。
然而这名叫做徐言轻的老道,却平静的出声道,“你不是来问安知鹿的事情的么?”
若是因为自己的事情,竇临真决计头也不回的走了,但听到徐言轻此言,她还是停了下来,慢慢转身。
老道看著她,说道,“你是因为他遭受反噬的事情要来问我?”
竇临真深吸了一口气,她对著这名老道再次行了一礼,认真道,“国师已经知道他遭受了反噬?”
老道没有正面回应她这句话,只是平静道,“当年乐寿的乡下,有个猎户和一户大户人家有仇,他想办法弄了一条狼,但却没有第一时间將这条狼丟入那户大户人家的马场之中,却是用各种手段折磨这头狼,又將这条狼饿了好些天。” ↑返回顶部↑
有些哭声来自於那些失去亲人的寻常百姓家,很多哭声则来自於那些失去了钱財的富户。
深秋的风里已经没有修行者真气撞击的轰鸣声和刀兵撞击的声音,然而依旧有新鲜的血腥气不断涌入竇临真的鼻翼。
洛阳城中所有未走脱的官员,七品之上,全部都被抓捕起来,然后所有这些官员都要在半日之內做出决断,是否为太子和安知鹿效命,但凡不从者,便立即斩杀。
竇临真所在的马车在青竹苑停了下来,这是洛阳城中的一名万姓的富商的別院,平日里没有人居住,只是用於城中雅士的一些文会,诗会。
此时这处別院之中只有昔日夏王的那名国师,以及两名侍从。
“徐国师。”竇临真到了临水竹轩,对著静静恭立等候自己的老道行了一礼。
老道对著竇临真躬身行了一礼,面容却是一片平静,“幼主不要怪我。”
竇临真微微皱眉,道,“国师何出此言,我怎么会怪你?”
老道平静道,“若不怪我,怎会从虎牢关到现在,才真正与我会谈。”
竇临真呼吸微顿,迎著老道平静的目光,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老道却平静的说道,“我知道你的想法,你和河北那些人依旧尊我为国师,你想著既然我依旧尊你为幼主,为何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一直任你幽禁於长安,反而是这个和你没有什么关係的安知鹿將你弄出了长安。哪怕我这次主动前来,你心里自然是怪我的,以你的傲气,自然是觉得我来和不来也没什么两样,但此时特地来见我,想必不是因为你的原因,而是为了安知鹿。”
竇临真缓缓的抬起了头,她也不掩饰,点了点头,眼中似有一点火焰燃起,又慢慢熄灭,归於平静,“那么国师,那么这么多年,你为何不动?”
“大唐虽大,但我想不出將你带离长安之后,哪里又有我们的容身之处。”老道安静的说道,“幼主你自然也明白,你在长安,性命无忧,而这些河北门阀也能够性命无忧。”
说完这句,他转身看著那一抹夕阳,无限感慨道,“幼主,当年真正和李氏妥协的,並非是那些所谓的竇氏叛徒,而是我们自己。在爭夺江山这件事上,这是我们这些失败者所求的最后体面。我们已经败了,让这些忠诚於他的部下的家族能够存继下去,这是夏王的心意。”
夕阳在他的瞳孔里坠落。
他眼中不再出现曾经有过的意气。
仗,他们已经打过了。
他们已经豁出一切的尝试过了。
但即便是那时候,他们也已经败了。
“我来这里,不是要帮你打仗。”老道看著竇临真,平静的说道,“而是我在夏王的面前立过誓,要保全你的性命。”
竇临真静默了片刻,道,“是想劝我回长安还是想强行带我回长安?”
“木已成舟,还能改变什么?”老道看著竇临真,摇了摇头,“人微言轻,当年我劝不了夏王,现在也劝不了了,尽心而已。”
竇临真微讽的笑了笑。
她不再多言,转身就准备离开。
然而这名叫做徐言轻的老道,却平静的出声道,“你不是来问安知鹿的事情的么?”
若是因为自己的事情,竇临真决计头也不回的走了,但听到徐言轻此言,她还是停了下来,慢慢转身。
老道看著她,说道,“你是因为他遭受反噬的事情要来问我?”
竇临真深吸了一口气,她对著这名老道再次行了一礼,认真道,“国师已经知道他遭受了反噬?”
老道没有正面回应她这句话,只是平静道,“当年乐寿的乡下,有个猎户和一户大户人家有仇,他想办法弄了一条狼,但却没有第一时间將这条狼丟入那户大户人家的马场之中,却是用各种手段折磨这头狼,又將这条狼饿了好些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