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接八方风雨(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么?”杜灵宝面色顿时铁青,“此獠怎么敢的!”
  “明日洛阳的告天下书中会宣称,安知鹿在平定营州叛乱时,获太上老君赐《混元真符》,符中有真言『燕代唐兴』,且说太上老君告知他,长安有祸国殃民之人蛊惑圣人,阻塞言路,窃弄国柄二十余年,放逐太子,大行巫蛊之道。”
  杜灵宝气得直骂,“简直是满口胡言。”
  王思礼转身走回营帐,等到杜灵宝走回沙盘前,他才面无表情的接著说道,“为了收买民心,他会宣称赋税三年不征,且会还地於胡,让那些羈縻州的粟特、契丹、奚族、同罗等等胡人,建共治之国。他还会利用修行者造势,明日洛阳会有霜冻,但他会令洛阳城中白霜尽泛红光,作『红光满城』之吉兆。还会令一些人在黄河之中捞出带尖利牙齿的鲤鱼,说是应了太上老君混元真符之中所述妖邪异相。”
  杜灵宝连连冷笑,“不错,这种手段,当年的夏王最为擅长,那妖女竇临真,现在不就是和他混在一块么?”
  王思礼深吸了一口气,他压低了声音,“杜兄,你还是没有听明白我们的意思,安知鹿此獠明日才称王,但他明日称王的一些细节,我却已经知道了,不是因为別的,只是因为我是太原王氏第七房次子。”
  杜灵宝深吸了一口气,他看著王思礼,寒声道,“王兄,恕我直言,我还是听不明白你到底什么意思。”
  “身为太原王氏的嫡系,我已经拥有大唐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企及的权势和行事便利,但即便是我,也根本进不去我王氏的琅嬛阁,我也根本不知道王氏的大房二房和三房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此次这潼关,何止是我王氏,李氏、韦氏、卢氏……大唐所有的势力会在此廝杀,我们得自救。否则我们无论如何卖力,都会和常秀一样成为牺牲品,史书评说?杜兄,你觉得史书会如何评价常秀?”
  ……
  刺史府后院的古槐下,三个小吏正在焚烧公文。
  王香印所在的角楼可以清晰的看到刺史府內的一切,他淡淡的笑了笑,对著一名静立在他下首的侍者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潼关这两任刺史分別为韩秋石,徐霽?”
  静静站立的侍者微躬身,道,“您说的对,上一任是韩秋石,脾气臭硬得很,被人称为韩臭石,后来被调到北方边军去了。这一任是徐霽,估计圣上不想让他死在这,已经被调走做了江州司马。”
  “韩秋石在北方边军担任什么职位?”
  “军械使。”
  “皇帝的確很懂得用人啊。”王香印嘆了口气,他的目光落在角落墙壁上,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行用刀刻下的小字,“旌旗委地泥犹热,鼓角无声日又昏”。
  “潼关的这些角楼都是韩秋石在位的时候建的。这人脾气虽然臭硬,但脑子不至於不好用。任何军士在这些角楼上站著放哨的时候,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刺史府里的景象,这就是说明他不怕看,隨便看,意思是自己在潼关,在大唐,所做的事情都光明磊落,都堂堂正正。”
  “韩秋石如此,徐霽也是如此,我大唐能有今日,便是有著许多像他们这样一身傲骨,堂堂正正的人物。”
  静立的侍者认真道,“是。”
  这时候有人进了角楼。
  “有什么新鲜事?”王香印看了一眼来人,问道。
  来人也是也侍者一样的服饰,甚至连神態的偶相差无几,他行了一礼,道,“圣上距离潼关一百二十里,御驾停在月台驛,只带了五百禁军。”
  王香印淡然一笑,“那他这便是故意给人一点机会,有些人这个时候估计就要忍不住了。”
  来人不做评断,只是接著道,“顾道首方面,似乎依旧没有任何举动。”
  “他也是个真正厉害的人物,后生可畏啊。”王香印嘆了口气,“他越是不动,所有人便越是猜不准他和皇帝到底怎么回事。再加上他一贯的做派,那些老傢伙们,一个都不会想主动找他麻烦。那他这样办事起来,反而轻鬆。”
  来人点了点头,接著说道,“就是有个特別的地方,城里几个脚行的脚夫都被调走了。”
  王香印愣了愣。
  “原来在这时候派用场呢?”
  “他之前弄这些商行的时候,我们想著左右不过是长安的市井生意,犯不著因为抢这点生意而和他结仇,结果他早早的弄这些,还有这么长远的后手埋著?”
  王香印又像是说给这两个侍者听,又像是自言自语,说著说著他突然有种被气笑了的表情,“长安所有搬运东西的脚夫都被调走了,不管被调走去干什么了,那现在长安都变成只进不出了吧?那些想要往外运东西的商行,都没人帮他们干活了。”
  “是。”那名侍者应声道,“现在往外送货几乎都停摆了,不过他抽调那些脚夫去做什么事情,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查出来,这事情他们了很大力气,一两天的时间就做完了,几乎毫无徵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