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入洞(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沿着山中幽径行走,两旁的参天大树,遮住了大部分的光线,在地上留下参差的树影,寒夜的冰冷仿佛还未离去,潮湿的枯叶还在地上瑟瑟发抖,偶尔几声鸟鸣,打破了山中的沉静,两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一阵风吹过,树枝在风中摇曳,好像舞动着婆娑的身姿。
  玉虚后山,断崖。
  清明道人已等候多时,见二人到来,上前见礼。
  礼毕,清明道人目视萧寒,又转眼看着清玥许久,眼中尽是复杂的神色。清玥望着远处飘渺的云雾,神情平淡,仿佛早已忘却了方才那场生死瞬间的比剑。
  能将胜败如此看淡的,世间又有几人?
  “一千二百年前,祖师无崖子云游至此,在此断崖观景,无意中在此地发现了一个无名洞府。”
  萧寒四周仔细看了一遍,断崖上除了嶙峋的山石和低矮的树丛,别无他物,最后眼光飘向断崖之下。
  “你猜的不错,在此断崖百丈之下,便是玉虚洞府。”清玥真人的目光依旧在远处,“玉虚洞府,集天地之灵气,洞中玄幻莫测,灵力充沛,无崖子祖师坐关三十年,方可悟道,修得一身神通,实乃天赐的机缘。”
  萧寒点头称是。
  “当年祖师爷凭借道法神通,纵横天下,所向披靡,也曾创下无匹的功勋与声望,“玉虚宫”与当年的‘无花谷’、‘风云堂’、‘神意楼’并立为四大门阀派系,也使得我派雄立武林数百年不倒。”
  “当今天下,道法神通多已失传,当年的四大门阀,仅‘无花谷’与世隔绝,功法犹存,其余三派已人才凋零,日渐没落,如风雨行舟,苟延残喘,昔日的声威荡然不复,已俨然被后起的‘水云轩’、‘神女阙’、‘南海蛟王殿’取代”。清玥神色黯然,停留许久,才继续诉说。
  “我玉虚宫也曾道法高深,佐以精妙剑术,横行天下,祖师无崖子冠以‘剑神’名号,可驱剑气千里取敌首级,世间无可匹敌,当年带领群雄攻打‘不死魔坛’,诛杀邪教妖人无数,与魔头‘血凤凰’大战七天七夜,那一战,真称得上,天地惊,鬼神泣。”
  清玥的神情仿佛迷醉,似乎那场旷世之战的情形,就在眼前。萧寒、清明的眼中也尽是神往之色,若是能一睹当年之盛况,诸圣之风采,此生何求?
  “那一战之后,不死魔坛被连根拔起,邪教妖魔遭此重创,自此一蹶不振,可惜我正道也是精英折损殆尽,不复往日光芒,祖师无崖子经此一役,道行大失,回山之后,在此洞府闭关逾百年,终究无法出洞一日,最终于洞中坐化,享年一百九十七。”
  清明道人肃然道:“先辈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千年的太平天下,不朽的功勋伟业为后人景仰,必当流芳百世。”
  “如今道法式微,拳脚兵器等粗鄙功夫盛行,我派若有祖辈道法神通之万一,也不至于过不了阁下手上三招。”清玥真人的语气平淡的出奇。
  清明道人闻言脸色大变,失声道:“师兄,你当真三招落败?”
  “技不如人,有何话说。”
  如此有伤门面的话竟从一门掌教的口中说出,语气如此之平淡,简直匪夷所思。
  清明的手握紧,指甲仿佛插入肉里,胸口起伏不定,许久才吐出口气,“师兄乃一门之首,何苦亲身比试。”
  清玥目视清明,缓缓道:“我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一代掌教,代表的是一派的尊严门面,此次比剑,胜无功果,败却有辱门庭,不是么?”
  清明垂目无语。
  “玉虚洞府,我派圣地,从不曾让外人进入,此事体大,不亲力亲为,我怎可放下心来?”
  萧寒闻言神色一滞,呐呐道:“道长的意思是……,不可不可,在下只求一石,仙府重地,万不敢擅入。”
  清玥真人一拜在地,萧寒一时无措,急忙扶起。
  “与阁下交手三招,区区三招,阁下能看出贫道的剑法精妙之处,立时找到克制的方法,实在令人钦佩。”
  萧寒正色道:“在下只是运气好而已。”
  “非也,贫道在此三招中看到的,却不一样,”清玥摇头道:“阁下临危不乱,心志稳沉,眼力精准超乎常人,对剑术的理解,远胜于我,不骄燥,不嗜杀,不倨傲,从一个人的剑法可看出一个人的人品,贫道信得过阁下。”
  “本派一切功法神通尽在此洞府之中,可惜数百年来,竟无人洞悉其中奥妙,勘破道法神机,以致日趋孱弱,泯灭之日不远,阁下天赋异禀,必有非常造化,请随我入洞府,洞府之物,任君取舍,只求共同参详,觅得机缘,助我派恢复昔日声威。”清玥真人言之凿凿,语气恳切,着实令人动容。
  萧寒听罢,沉默许久,躬身抱拳道:“在下从命,必当尽力而为,但取一石,别无他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