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的通牒_19(2 / 8)
“他其实用不着跟我说。我觉得,咱们那位圣人以前在这儿工作时擦洗过好多墓碑,找了些用得着的名字。”
“这一招我可能就是跟他学的。”
“我们都从他那非凡的头脑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在我们这一行他是最出色的;可他却那么自谦,那么……je ne sais quoi……老爱说‘试试也无妨’,对吗?”
“对,试试也无妨。”
“不过,我可得告诉你,”贝尔纳丹笑着说,“有一回他选的一个名字——据说是从墓碑上看来的——让安全局发了狂!那名字是一个斧头杀人狂的化名,几个月来当局一直在追捕他!”
“这可真逗。”伯恩也轻声一笑。
“是啊,太逗了。后来他告诉我,那个名字是他在朗布依埃看到的——在朗布依埃郊外的一座公墓里。”
朗布依埃!十三年前在那座公墓里,亚历山大曾想杀掉他。伯恩盯着康克林在第二局的朋友,嘴角的笑意消失得无影无踪。“你知道我是谁,对吧?”他轻声问道。
“对,”贝尔纳丹回答说,“要琢磨出来并不难,远东地区的传言和小道消息可有不少。毕竟,巴黎可是你在欧洲闯出名声的地方,伯恩先生。”
“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我的天,当然没有!他们以后也不会知道。我必须要解释一下,我的命是亚历山大·康克林救的,那位从事les oprations noires的、谦逊的圣人——用你们的语言来说就是‘黑色任务’。”
“你没必要翻译,我的法语很流利……亚历山大难道没告诉你吗?”
“啊,天哪,你怀疑我,”第二局的人挑起了灰白色的眉毛,“年轻人——应该说是比较年轻的人——你可要想到,我已经七十多岁了,如果我偶尔说错几句话,然后又试着去纠正,也只是出于善意,并不是要搞得鬼鬼祟祟。”
“好吧。我很抱歉。我是真心的。”
“好。亚历山大比我要小几岁,但我不知道他应付得怎么样。我说的是应付这一把年纪。”
“跟你一样。不太好。”
“有位英国诗人——准确地说是个威尔士诗人——写过,‘别温驯地走进那永夜’。这首诗你记得吗?”
“记得。他叫迪伦·托马斯,三十多岁就死了。他这首诗是在说,要像个无赖那样斗争到底,不要放弃。”
“我就打算这么干。”贝尔纳丹又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了一张名片,“这是我办公室的号码——你知道,我仅仅是个顾问——我家的电话号码写在后面;这个电话很特别,实际上是独一无二的。给我打电话;不管你需要什么,我都可以提供。记住,我是你在巴黎惟一的朋友。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你在这儿。”
“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实际上你已经在退休享清福了,你现在帮我做的这些事,又是怎么办到的?”
“啊,”第二局的顾问叹道,“年轻一点的人变得成熟了!和亚历山大一样,我的证件也装在脑袋里。我知道许多秘密。还能有什么原因?”
“你也许会被消灭,被除掉——或者是碰上什么事故。”
“笨哪,年轻人!我们俩脑袋里的东西都已经写出来藏妥了。万一发生了这类不正常的事情,它们就会被揭露出来……当然了,这全是胡说八道;我们知道的那些事情,难道不能被否定,被斥为老头子的一派胡言么?但这一点他们并不知道。恐惧,先生。在我们这一行里,恐惧是最为强大的武器。名列第二的当然是尴尬,不过那通常是苏联克格勃和你们联邦调查局的专利。这两个机构碰到尴尬事件,比见到国家敌人还要害怕。”
“你和亚历山大还真是一条道上的人啊,对不对?”
“那当然了。据我所知,我们俩都没有老婆,没有家人;偶尔会有个把情人躺到我们的床上,某些假期里会有一帮吵吵闹闹、烦得要死的侄子侄女塞满我们的公寓;没有什么真正亲密的朋友,但时不时会冒出一个我们尊重的敌人。说不定啊,尽管我们已经偃旗息鼓,敌人可能还会朝我们开枪,或者在酒里下毒。你瞧,我们必须一个人过日子,因为我们是专业人士——我们和正常的世界毫不相干;我们只不过把它当作一种掩护而已——与此同时,我们在暗巷里偷偷摸摸地行动,或收买、或胁迫,让别人吐露秘密,对高峰会晤而言,这些秘密没有任何意义。”
“那你为什么还要干这种工作?既然它毫无用处,为什么不干脆一走了之?”
“它已经进到了我们的血管里,融入了血液之中。我们是被训练出来的。在致命的游戏中击败敌人——不是他干掉你,就是你干掉他,你干掉他当然最好。”
“这可真蠢。” ↑返回顶部↑
“这一招我可能就是跟他学的。”
“我们都从他那非凡的头脑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在我们这一行他是最出色的;可他却那么自谦,那么……je ne sais quoi……老爱说‘试试也无妨’,对吗?”
“对,试试也无妨。”
“不过,我可得告诉你,”贝尔纳丹笑着说,“有一回他选的一个名字——据说是从墓碑上看来的——让安全局发了狂!那名字是一个斧头杀人狂的化名,几个月来当局一直在追捕他!”
“这可真逗。”伯恩也轻声一笑。
“是啊,太逗了。后来他告诉我,那个名字是他在朗布依埃看到的——在朗布依埃郊外的一座公墓里。”
朗布依埃!十三年前在那座公墓里,亚历山大曾想杀掉他。伯恩盯着康克林在第二局的朋友,嘴角的笑意消失得无影无踪。“你知道我是谁,对吧?”他轻声问道。
“对,”贝尔纳丹回答说,“要琢磨出来并不难,远东地区的传言和小道消息可有不少。毕竟,巴黎可是你在欧洲闯出名声的地方,伯恩先生。”
“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我的天,当然没有!他们以后也不会知道。我必须要解释一下,我的命是亚历山大·康克林救的,那位从事les oprations noires的、谦逊的圣人——用你们的语言来说就是‘黑色任务’。”
“你没必要翻译,我的法语很流利……亚历山大难道没告诉你吗?”
“啊,天哪,你怀疑我,”第二局的人挑起了灰白色的眉毛,“年轻人——应该说是比较年轻的人——你可要想到,我已经七十多岁了,如果我偶尔说错几句话,然后又试着去纠正,也只是出于善意,并不是要搞得鬼鬼祟祟。”
“好吧。我很抱歉。我是真心的。”
“好。亚历山大比我要小几岁,但我不知道他应付得怎么样。我说的是应付这一把年纪。”
“跟你一样。不太好。”
“有位英国诗人——准确地说是个威尔士诗人——写过,‘别温驯地走进那永夜’。这首诗你记得吗?”
“记得。他叫迪伦·托马斯,三十多岁就死了。他这首诗是在说,要像个无赖那样斗争到底,不要放弃。”
“我就打算这么干。”贝尔纳丹又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了一张名片,“这是我办公室的号码——你知道,我仅仅是个顾问——我家的电话号码写在后面;这个电话很特别,实际上是独一无二的。给我打电话;不管你需要什么,我都可以提供。记住,我是你在巴黎惟一的朋友。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你在这儿。”
“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实际上你已经在退休享清福了,你现在帮我做的这些事,又是怎么办到的?”
“啊,”第二局的顾问叹道,“年轻一点的人变得成熟了!和亚历山大一样,我的证件也装在脑袋里。我知道许多秘密。还能有什么原因?”
“你也许会被消灭,被除掉——或者是碰上什么事故。”
“笨哪,年轻人!我们俩脑袋里的东西都已经写出来藏妥了。万一发生了这类不正常的事情,它们就会被揭露出来……当然了,这全是胡说八道;我们知道的那些事情,难道不能被否定,被斥为老头子的一派胡言么?但这一点他们并不知道。恐惧,先生。在我们这一行里,恐惧是最为强大的武器。名列第二的当然是尴尬,不过那通常是苏联克格勃和你们联邦调查局的专利。这两个机构碰到尴尬事件,比见到国家敌人还要害怕。”
“你和亚历山大还真是一条道上的人啊,对不对?”
“那当然了。据我所知,我们俩都没有老婆,没有家人;偶尔会有个把情人躺到我们的床上,某些假期里会有一帮吵吵闹闹、烦得要死的侄子侄女塞满我们的公寓;没有什么真正亲密的朋友,但时不时会冒出一个我们尊重的敌人。说不定啊,尽管我们已经偃旗息鼓,敌人可能还会朝我们开枪,或者在酒里下毒。你瞧,我们必须一个人过日子,因为我们是专业人士——我们和正常的世界毫不相干;我们只不过把它当作一种掩护而已——与此同时,我们在暗巷里偷偷摸摸地行动,或收买、或胁迫,让别人吐露秘密,对高峰会晤而言,这些秘密没有任何意义。”
“那你为什么还要干这种工作?既然它毫无用处,为什么不干脆一走了之?”
“它已经进到了我们的血管里,融入了血液之中。我们是被训练出来的。在致命的游戏中击败敌人——不是他干掉你,就是你干掉他,你干掉他当然最好。”
“这可真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