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的通牒_22(4 / 6)
“瞧见没有?我这位朋友弗朗索瓦的脑瓜子也很聪明。我觉得奇怪啊,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不露聪明呗,莫里斯。”
一个穿着围裙的侍者——伯恩从来没见过那么脏的围裙——在比利时人的脖子上一拍,“勒内,你这桌的。”
“那又怎么样?”紧身背心耸了耸肩膀,“另外一个名字而已嘛。有什么分别?咱们吃吧。要是运气好的话,咱们就不会食物中毒。”
两个小时之后,莫里斯和拉尔夫吃光了盘中来路颇有些可疑的鱼,还顺带着干掉了四瓶涩嘴的大路货葡萄酒,“战士之心”也进入了每晚比试耐力的老一套。偶尔有人打架,随即就被几个壮实的侍者拉开。响亮的音乐声勾起了或胜或败的战争回忆,也引得老兵们彼此争吵不休——他们以前基本上都是冲锋队,是去送死的炮灰;他们既心怀怨恨,又为自己能活下来而骄傲,因为他们所经历的鲜血和恐怖,那些扛着金星的长官根本就没体会过。这是地位低下的士兵共同发出的怒吼,从法老的军团,到朝鲜和越南的步兵。制服笔挺的军官们在战线之后远远地发号施令,步兵则在为了维护上级的英明而牺牲。伯恩记起了西贡,他无法指责“战士之心”的存在。
领班的吧台侍者是个块头很大的秃顶男子,带着一副金属框眼镜。他拿起藏在吧台那一端下面的电话机,把听筒举到耳旁。伯恩透过晃来晃去的人影观察着他。侍者的眼睛在拥挤的房间里四下乱转——他听到的事看来很重要;他看到的东西则无需理会。他很快地说了几句话,然后把手伸到吧台底下,停了一会儿;他拨号了。他又很快说了几句,随即不动声色地把电话收到了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这正是老方丹在宁静岛上描述过的程序:接收消息,再把消息传递出去。而在电话线那一端接听的人,就是“胡狼”。
这就是今晚他所想看到的一切;他有些事要考虑,也许还得花钱雇几个人,就像他以往做过的那样。可以被牺牲的、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人,在收买、贿赂、讹诈或威胁之下,无需任何解释,这些人就会按照他的意愿去行事。
“我刚瞧见那个我得在这儿见的人,”他对几乎已神志不清的莫里斯和拉尔夫说,“他要我上外头去。”
“你要撇下我们了?”比利时人哼哼唧唧地说道。
“嗨,伙计,你可不该这么干啊。”来自美国南方的年轻人加了一句。
“也就是今天一晚上,”伯恩靠在桌上,“我在跟外籍军团的另一个人合作,他干的活有很多钱可挣。我虽然不了解你们,但看起来你们俩挺不错。”伯恩摸出他那卷钞票,从里面抽出一千法郎,然后给了两个同伴一人五百,“你们两个,把钱拿着——塞到口袋里去,快!”
“我的天!”
“天哪!”
“这事还不能打包票,不过我们也许用得着你们。嘴巴闭紧点;我走之后过十分钟或十五分钟,你们俩就离开这儿。还有,别再喝酒了。我希望你们俩明天是清醒的……莫里斯,这地方什么时候开门?”
“好像是从来都不关门吧。我自己就在早晨八点钟来过这儿。当然了,那时候人没这么多——”
“大约在中午的时候过来。不过头脑得清醒,好吧?”
“我明天将成为全军团最出色的下士。那就是以前的我!我要不要穿军服来?”莫里斯打了个嗝。
“见鬼,千万别穿。”
“我穿西装,打领带。我有西装,有领带,不骗你!”美国人也嗝了一下。
“别。你们俩穿成今天这样
就行,但头脑一定要清醒。明白了没有?”
“你这话听着很像美国人,我的朋友。”
“没错,特别像。”
“我才不像呢,不过真相在这里又换不到钱,对不对?”
“这是啥意思——”
“我知道他是啥意思。我明白着呢。打上了领带,人就爱扯谎。”
“别打领带,拉尔夫。明天见。”伯恩溜出卡座,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没往大门那边走,而是小心翼翼地向吧台的另一头走去,来到那个大个子秃顶侍者跟前。台前已没有座位,于是他又小心翼翼、彬彬有礼地侧身挤在两个酒客中间,点了杯佩诺茴香酒,又要来一张餐巾纸写留言。看来这是条私人留言,并非留给与酒店有关的任何人士。他拿出圆珠笔,用法语在餐巾纸背面印刷粗陋的纹章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有一只黑鸟的巢价值一百万法郎。目标:秘密的商业建议。如有兴趣,三十分钟后到街角的老工厂碰头。能有什么害处呢?要是一个人去,就另加五千。
伯恩把餐巾纸和一张一百法郎的钞票藏在掌中,朝吧台侍者做了个手势。那人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金属框眼镜,就好像这位不知名顾客所做的手势是无礼之举。他晃动着硕大的身躯慢慢走上前,把刺着文身的粗胳膊往吧台上一靠。
“什么事?”他粗声问道。 ↑返回顶部↑
“不露聪明呗,莫里斯。”
一个穿着围裙的侍者——伯恩从来没见过那么脏的围裙——在比利时人的脖子上一拍,“勒内,你这桌的。”
“那又怎么样?”紧身背心耸了耸肩膀,“另外一个名字而已嘛。有什么分别?咱们吃吧。要是运气好的话,咱们就不会食物中毒。”
两个小时之后,莫里斯和拉尔夫吃光了盘中来路颇有些可疑的鱼,还顺带着干掉了四瓶涩嘴的大路货葡萄酒,“战士之心”也进入了每晚比试耐力的老一套。偶尔有人打架,随即就被几个壮实的侍者拉开。响亮的音乐声勾起了或胜或败的战争回忆,也引得老兵们彼此争吵不休——他们以前基本上都是冲锋队,是去送死的炮灰;他们既心怀怨恨,又为自己能活下来而骄傲,因为他们所经历的鲜血和恐怖,那些扛着金星的长官根本就没体会过。这是地位低下的士兵共同发出的怒吼,从法老的军团,到朝鲜和越南的步兵。制服笔挺的军官们在战线之后远远地发号施令,步兵则在为了维护上级的英明而牺牲。伯恩记起了西贡,他无法指责“战士之心”的存在。
领班的吧台侍者是个块头很大的秃顶男子,带着一副金属框眼镜。他拿起藏在吧台那一端下面的电话机,把听筒举到耳旁。伯恩透过晃来晃去的人影观察着他。侍者的眼睛在拥挤的房间里四下乱转——他听到的事看来很重要;他看到的东西则无需理会。他很快地说了几句话,然后把手伸到吧台底下,停了一会儿;他拨号了。他又很快说了几句,随即不动声色地把电话收到了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这正是老方丹在宁静岛上描述过的程序:接收消息,再把消息传递出去。而在电话线那一端接听的人,就是“胡狼”。
这就是今晚他所想看到的一切;他有些事要考虑,也许还得花钱雇几个人,就像他以往做过的那样。可以被牺牲的、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人,在收买、贿赂、讹诈或威胁之下,无需任何解释,这些人就会按照他的意愿去行事。
“我刚瞧见那个我得在这儿见的人,”他对几乎已神志不清的莫里斯和拉尔夫说,“他要我上外头去。”
“你要撇下我们了?”比利时人哼哼唧唧地说道。
“嗨,伙计,你可不该这么干啊。”来自美国南方的年轻人加了一句。
“也就是今天一晚上,”伯恩靠在桌上,“我在跟外籍军团的另一个人合作,他干的活有很多钱可挣。我虽然不了解你们,但看起来你们俩挺不错。”伯恩摸出他那卷钞票,从里面抽出一千法郎,然后给了两个同伴一人五百,“你们两个,把钱拿着——塞到口袋里去,快!”
“我的天!”
“天哪!”
“这事还不能打包票,不过我们也许用得着你们。嘴巴闭紧点;我走之后过十分钟或十五分钟,你们俩就离开这儿。还有,别再喝酒了。我希望你们俩明天是清醒的……莫里斯,这地方什么时候开门?”
“好像是从来都不关门吧。我自己就在早晨八点钟来过这儿。当然了,那时候人没这么多——”
“大约在中午的时候过来。不过头脑得清醒,好吧?”
“我明天将成为全军团最出色的下士。那就是以前的我!我要不要穿军服来?”莫里斯打了个嗝。
“见鬼,千万别穿。”
“我穿西装,打领带。我有西装,有领带,不骗你!”美国人也嗝了一下。
“别。你们俩穿成今天这样
就行,但头脑一定要清醒。明白了没有?”
“你这话听着很像美国人,我的朋友。”
“没错,特别像。”
“我才不像呢,不过真相在这里又换不到钱,对不对?”
“这是啥意思——”
“我知道他是啥意思。我明白着呢。打上了领带,人就爱扯谎。”
“别打领带,拉尔夫。明天见。”伯恩溜出卡座,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没往大门那边走,而是小心翼翼地向吧台的另一头走去,来到那个大个子秃顶侍者跟前。台前已没有座位,于是他又小心翼翼、彬彬有礼地侧身挤在两个酒客中间,点了杯佩诺茴香酒,又要来一张餐巾纸写留言。看来这是条私人留言,并非留给与酒店有关的任何人士。他拿出圆珠笔,用法语在餐巾纸背面印刷粗陋的纹章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有一只黑鸟的巢价值一百万法郎。目标:秘密的商业建议。如有兴趣,三十分钟后到街角的老工厂碰头。能有什么害处呢?要是一个人去,就另加五千。
伯恩把餐巾纸和一张一百法郎的钞票藏在掌中,朝吧台侍者做了个手势。那人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金属框眼镜,就好像这位不知名顾客所做的手势是无礼之举。他晃动着硕大的身躯慢慢走上前,把刺着文身的粗胳膊往吧台上一靠。
“什么事?”他粗声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