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姜公请我喝茶(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靳刚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中,看着方达问道:“这茶怎么样?”
  方达看着那黑乎乎的茶叶沫子,皱着眉头说道:“好茶!”
  “哦?你还懂茶?怎么个好法?”
  方达咽了一口唾沫,他哪里懂什么茶叶啊,不过锦衣卫指挥使喝的茶叶,能差吗。
  他喉咙滚动,缓缓开口:“品质上乘,香气浓郁,绝对是茶中佳品!”
  靳刚轻笑一声:“茶确实是好茶,一钱银子一斤的茶叶沫子!”
  方达愣了一下,这算不算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谁能想到一个一品公爵,能喝这种茶叶沫子。
  靳刚从茶炉上拿起水壶,将沸水倒在桌上的那些瓷器上,再次说道:
  “曾经有人说过,茶叶不分好坏,喜欢就是最好的,有的人喜欢清明前的芽尖,有的人喜欢夏至的叶片,还有的人就喜欢这种茶叶沫子。”
  “你听没听说过江南的靳家,他们家可是大明最有名的茶商,大明立国之初,他们家的茶叶就已经遍布天下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靳刚的目光却一直紧盯方达,而方达却是一头雾水,他实在弄不明白,姜公给他说这些干什么?
  方达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属下自小便不喜欢喝茶!”
  这句话方达并没说错,因为在那个世界,方达也不喜欢喝茶,况且他是真的不知道什么茶商世家,说得多错的也就越多,还是小心一点儿好。
  靳刚将茶叶用茶匙拨入茶壶,沸水悬壶高冲,用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迅速的把壶里的水倒出,紧接着再次高冲向壶里注满沸水。
  “你之前不是做过生意吗?”
  方达现在明白了,这哪里是喝茶啊,敢情是查自己的身世了,方达却也一点不奇怪,肯定是衙门里没有找到自己过去的黄册,这才刨根问底的问一遍。
  换做是他,也会这么做,现在探子众多,谁能知道那个人就是别国的暗探啊。这种小事儿,值得指挥使大人亲自问吗。
  不过这件事情,方达心里早就有了对策。
  只见他不紧不慢的说道:“属下自小出生在永新邑,家里有几亩良田,今年收成不错,又听闻北方正在闹灾,这才想着把家里剩余的粮食带到北方,换些银子。”
  方达对大明的历史还是有所了解的,他知道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江南曾经发生过奴变,但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年发生的,相比这个世界应该也发生过,只是还没有确认,恰巧在今天赶上靳刚的问话,只能赌一把了。
  在人类出现的时候,社会上就有了等级的划分,尤其到了封建社会的王朝,阶级划分更为明显,皇室贵族自然站在金字塔的最顶端,而平民百姓则站在金字塔的最底端。
  还有一种身份低于平民的群体,唐朝以前被称为臧获,元朝建立之后,汉人政权灭亡,这些群体又被称为驱口,意思是“被俘获驱使之人”。到了明朝,这些群体被称为贱民。
  这些人大都是战争时期掠夺的战俘以及罪犯家属的后代,只要被打上了贱民的烙印,子子孙孙,世代不能脱离贱籍,而蓄养奴隶的大都是功臣之家,庶民之家不可蓄奴。
  《大明律》甚至有了明确的规定,承认并且保护奴隶制度。
  几十年前,在各地农民起义的影响之下,奴仆阶层也开始了反抗自己主人的斗争。
  江南一带富户家的奴仆无法忍受主人的奴役欺压,聚集在一起,捆绑殴打地主老财,索要卖身契,斗争持续到清朝时期,史称“江南奴变”。
  他们烧掉了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这也是方达说自己生于永新邑的理由之一,即使锦衣卫衙门权力再大,也不可能知道已经烧掉的内容。
  “小姐当年也出生在永新邑…”靳刚心里想着,嘴角再次不由自主的上扬起来。
  方达说完之后,始终用余光偷偷的打量着这位指挥使大人,见到对方居然翘起嘴角,心里不免有些大惊失色,还以为自己说的有问题,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居然歪打正着,他的话更加坚定了靳刚心里的想法。
  靳刚的神情依旧恢复了之前以往的严肃,他按着壶嘴点头三次,将茶盏推到方达身前说道:“喝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