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大儒(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由于富人与穷人天生的隔阂,乐寿里的人这才舍近求远,去飞扬里请郎中过来。
  他们之所以不去瑕丘县请郎中,是因为半吊五铢钱加两斤白面万万请不动任何一个郎中。
  飞扬里不太穷,但也不富裕,整个理所只有一个郎中。
  或许看在大家都是老百姓的份上,好好的哀求一番,那个郎中会出趟诊吧。
  要命的是,据郎中家人说,这郎中去走亲戚去了,不在家里,而且这两天不得回来了。
  这可急坏了李芸,她一个妇道人家,面对这种情况,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李芸在那户郎中的家门口哭求,不肯离去。
  天色已黯淡,同行的两名妇人虽然也心急如焚,但也没有什么办法。
  如今看来,只好回家处理后事了。
  也许是李芸哭的太过伤心,惊动了飞扬里的董老爷。
  董老爷家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他却非常有地位。
  因为他是一代名儒,董仲舒的后人。
  董老爷大名董兴武,年过四十,满腹才华,学问很深。
  董兴武虽然不像董仲舒那般天下皆知,但在十里八乡也算一代鸿儒。
  瑕丘县许多富贵人家,都把自己的小孩送到董兴武这里学习四书五经。
  甚至有些有追求的富贵人家,甚至把自家年少的女孩,也送到董兴武家中读书。
  虽然女孩读几卷经书,在大汉时代也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有钱,任性一下也无所谓。
  大户人家的女孩,读读经书也不碍事。
  董兴武随时卷不离手,他此刻夹着一卷竹简,来到李芸跟前,向李芸问明痛哭原因。
  李芸与两名妇人,七嘴八舌说了好一阵,终于将事情说明白了。
  毕竟是一代大儒,对钱这些事情,看的倒不那么重要了。
  大儒讲究的是情怀,理想。
  所以董兴武此刻非常同情李芸,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这真的嫁到狗窝里来了,日子也非常的难过。
  很显然,那郎中之前是篇李芸等人的,因为她们带的诊金不够,所以才装着走亲戚去了。
  但是在董兴武的要求之下,那郎中突然又在家里了,而且答应去乐寿里走一走。
  李芸这才稍露喜色,对董兴武以及那名郎中千恩万谢。
  董兴武虽然也听说过陈明,知道这人爱赌,但也没有料到他会做出这种事情。
  董兴武自小熟读经书,最恨陈明这种人,所以今天趁着这个机会,必须过去会一会陈明这个奇葩。
  给他好好的上几课,让他不要嚣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