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此类规则城乡也好似二元式分化结构,好比乡间河上野鸭跟城市广场飞鸽,都能飞腾,但画面效果不同,一个容易诱发人的口味,遵从烹调程序;而另一个却被摄像头捕捉,遵循打印规则,相比之下,艺术领域的精神享受总高于物质上的味觉:真规则是一门艺术。
  张局还是礼貌地朝萧大秘招呼一声,说难得跟市领导坐到一起,以后还请领导多下去走走,指导工作。萧大秘起身跟张局握了握手,说还是你张局忙啊,约你吃个饭还得提前预约啊。官场客套寒暄,张局也早娴熟,至于过去的那番冷场也不再回味,毕竟是自己跳出了规则之外,打破了艺术美感,从这个角度上看,人家秘书长说的在理。上级称呼下级也有些诀窍在里面,一个单位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你首先得从“小”字被人叫起,倘若您老不求进步,总被人使唤着做事,这小字就极有可能叫到你退休,无论年纪大小,包括后辈,也都这么称呼你了,其实你是被叫老的,谁让你不上进在姓前挂个“长”字呢。您上进了,带“长”字了,刚开始可能让人不太习惯,叫出“小”字后马上又改口叫“长”了。对于上级领导来说,他是最不习惯的,所以,你得耐心一点,终有那么一天,领导也冲你叫出个“长”字来,那说明,你这个“长”字坐稳当了。到了下属单位,上级领导一般都会呼出“长”字来,因为你不光面对着上级领导,还有你得下属在场,有下属在场,那就是官家场合,这个“长”字既代表官方场合的严肃性,又能避讳亲近关系,假如你是领导的秘书出身,出头后被领导安排到下面坐了一把手,领导在正式场合下绝不会叫你过去的“小”字来,到了私下场合,领导自然要拿出家长作风来,垂问你这小子进步的咋样。那才是掏心窝的话儿。而对于本来就没有亲近关系的下属,领导自始至终会叫你“长”字,有了“长”字就有对比,就有了高低,也就让你时刻牢记自己的辈分,除非你在酒着上把领导罐多了,他偶然会拍拍你的肩膀,称兄道弟一般吼出“老”“小”字眼。
  跟前次比较,萧大秘这回叫“张局”了,称呼转换实质是萧大秘的心态变换,过去那个小所长在他眼里还不是官谓,叫起来跟我老余一样,属于永不上进之类的。这回不同了,一方面有些显示官衔高低,却又透出一点亲近的味道,这点有悖于称谓规则。这种亲近不是说话口气,而是眼神,我总感到萧大秘的眼神总朝下,而这正是老张当年在他萧大秘前的表现。
  料不成,那场合又要重演一次,主次颠倒?他萧大秘也有求人的时候,向警察求帮,能有啥好事啊?
  千杯万盏,总要从酒精里挥发出主题,萧大秘终于道出了今晚的主题:听说你们最近抓了一批聚众赌博的?张局点头说,上次不是刚开过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吗,汪局长亲自挂头,要求严打娱乐场所黄毒赌,各区都动起来了,抓了不少,我这个主管刑侦的熬了好几宿,总算有些收获,萧秘书长需要一线材料的话,我明天就叫办公室给你送一份来。
  萧大秘摆摆手,吸了口烟,说今晚上咱哥三在一起喝酒不谈公事。
  奶奶个胸啊,知识分子也一个鸟样儿,酒一上头,就跟人拜把子了,管你是白丁还是红丁啊?
  问题是,我所熟悉的萧大秘就算喝趴下了,也始终把领带护理好,不让丝条上沾有半点污迹,谈何跟酒囊饭袋之流合污到一块儿,称兄道弟起来,着实很是反常啊。
  萧大秘给张局点上烟,压低嗓门说:不满你说,我有个朋友的亲戚也在里头,听说没什么不良嗜好,平常就爱打点麻将,咱谁不好那一手啊,咋就给你们逮进去了呢?
  我喷出一口浓烟来,差点没呛着,把双手递到老张跟前:得,张大局长,我这双手码长城老遭罪,您啊,给我带上能晃铛得玩意儿,让我解脱吧,我一定感谢政府还来不及,哈哈!
  老张眯缝着眼睛,似笑非笑着抽烟。萧大秘推了我一把,说讲正经事儿,你老余别跟着起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回轮到张局长发官话了:萧秘书长,你知道,这种场面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要不够判的,到时候罚点款也都放了,一切按法律办事。
  这话一出,萧大秘的表情当时就僵硬住了,连烟蒂也忘了丢,差点烧到手指。
  他两个人的事,有着历史恩怨,我自当不好插言,可总觉得老张用话把萧大秘将在那里,实在叫秘书长面子没地方搁了,于是我圆场道:判不判还不是你们说了算啊?
  老张彻底装相上,说老余你有所不知啊,现在是法治社会啊,不像过去放一个人那么简单了,逮一个人要有法律依据,放一个人也该有理由吧?只要不是职业赌徒,不是庄家,我在这里给萧秘书长保证,肯定放人!
  萧大秘终于挤出一丝尴尬的笑纹来,恢复了秘书长的常态:张局说的对,依法办事,依法办事。
  这主题暂且就这么搁下了,继续喝酒,萧大秘开始关心起老张的家庭来,问他爱人现在在哪所学校,然后又说过去自己太较真,没帮上什么忙,让对方海涵。老张有些不自然起来,干笑两声说,那是自己不懂事,让萧秘书长见笑了,老婆最终在汪局的关照下,调进城里的。
  杯酒释怀,双方好似是一笑了之,可我发现这张局长嘴里时不时卷出汪局来,好比是在跟萧大秘行着酒令,总能压制住对方,处于强势。
  这时候,韩老板端着酒杯进来了,这也是惯例,酒店老板对官方酒客的礼貌之举,喝几口,叫几句往后多关照,有来有往,不已乐乎。韩老板一叫嚣,叫来了一大群,个个红光满面的,踉跄着进来陪酒,都说你秘书长独自偷饮,不与民同乐,咱先干为敬。大都是下面局级单位的吃客,这种场合也不是他萧大秘所能左右了的,都自损成平头百姓了,你还摆上官长架子,不跟人同乐碰杯,等酒醒后谁还敢巴结你啊。
  所以,萧大秘今晚的主题基本被搅局了,没了下文。人家老张的电话从上场叫唤到下场,没理由陪你秘书长大人磨嘴皮子了,跟韩老板招呼一声记到我帐上,然后提前奔赴下一场了。临出门还跟秘书长说:到时候电话联系,您放心,只要没大问题,人自然毫发不损。
  等周围清净了下来,只有我在场了,萧大秘抓起酒瓶直接吞了几大口,喘着粗气,圆睁红眼骂道:奶奶个胸,你瞅瞅,老头子当年牵了头白眼狼进城的。
  奶奶个胸啊,你大秘书长有气也只能朝人大主任头上撒野了,谁让他没发挥最后余热,给你挪个位置啊?!
  碰到节假日,我们司机有时候也能偷空休息,因为再忙的领导也有歇口气的时候。我们除了对外饭局麻台上交流,彼此之间偶然也会小聚的,那种场合脱离了司机室,也能交流出一点别样的味道来。也只有那时候,我们才忘却了自己身份,也不大愿意谈车轮子的事了。对于谁做东,我们之间也有约定俗成,将该月各自跑车的项目列举一次,最后变成“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规则,谁排第一谁掌舵,公平合理。领导外出无怪乎奠基、剪彩、视察三个项目,当然会议除外,那玩意实在太频繁,一般被我们剔除游戏规则之外。奠基仪式自然少不了石头,石碑分量足,也形象;剪彩也少不了道具,那就石剪刀了,也很生动;至于视察联想到“布”确实有点牵强了,觉得领导视察一般要钻出小车,开动自己两个轮子的,没有步伐,何乃视察啊?于是将“布”套用在“步”字上,觉得很牵强,假如时光倒退几十年去,倒十挺贴切的,那时候刚打下江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官方步履迈出时也保留原始状态——布鞋嘛。反正是凑齐了,完整的游戏规则,砍杀起来也很有意思,谁是王者,那你得出点血,你捞得多啊,也该分田斗土豪的。
  这种司机间的潜规则没有官场那般深奥,通俗易懂,连孩子都会,可对于发明者来说,简直是一种创举。奇怪的是,谁也不知道该规则的发明专利人是谁,我为此还跟“半边嘴”考究过,老江湖也一知半解的,说反正年代够久的,推算到刚解放时比较合适。至于是哪位老前辈挖空心思灵活运用这一古老游戏规则的,成了无法揭开的迷了。但有一点比较符合,那就是“布”字进化上,从原始“布”鞋进化成谐音“步”伐,实际是时代的产物,就好比猿猴有那么一天把自己尾巴磨蹭掉了,才有了人类一样。你非得要知道猿猴是怎样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忍受割爱的,达尔文老人家也给不出答案来。
  过去开奥迪,我的手指除了搭在方向盘上,摆除的图案花样累积起来,也够开家小型模具店了,揣入兜里的,抱进车肚子的,包括手指本身,也都五光十色过。那玩意儿拿得光明正大啊,理直气壮,无须遮掩的,来者有份嘛。至于说包装里的分量轻重,也只有收获人自己知道的。所以,那时候司机们碰头时,我是常胜将军,给他们买单也大方,谁叫咱出手次数多啊,甭管是石头还是布,最终的王者是我,犒劳三军,理所当然。司机们此类潜规则到了领导眼里,那你就是池中之鱼,一目了然,跟官场规则一比较,他们是脑瘤科,我们是小儿科,都是病态,根治起来是天壤之别的。患有脑瘤重疾的他们却一点不糊涂,并不干涉车骑们的内政,有时候还会有意无意地问上一句:你们那帮家伙又凑到一块了吧?谁出血啊?在你响亮应答一声“我”时,你能从后镜里看出他得意神色,车骑是赢家,那车主才是幕后真正王者啊。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小车司机改了车主后,容易对照过去,对照之下就有失落或满足了。失落时叹一句:以前领导真好,屁股从来不闲着,连上卫生间,门外都有人伺候着。满足了也自豪一番:还是现在的领导好,过去那位就知道守侯坐机电话,不深入群众,典型官僚主义啊!
  私下我跟老头子也交流过游戏心得,总觉得这样玩下去好象在戳领导后梁骨,叫领导打喷嚏。老头子哈哈乐道:你们司机这叫鼠目寸光,只知道贪吃,领导能在乎那点破玩意儿吗?还不是为了工作嘛,我们有时候啊,也让人摆布的,身不由己。
  跟吴同学混了不少日子,除了繁杂的会议,我的手除了握方向盘,还没有出手的机会,也就整不出游戏图案了。今天算是破例,我终于有机会先用手指攒下一把剪刀来,放进武器库里。
  凯云集团是做电器的,算得上本市轻工龙头老大了,是上市企业,创税大户,搁进省里也排在前列,所以,这回剪刀一定是“十八子”名牌类的,一准剪出金花来。
  看小欧同志今早的神气劲,就知道晴空万里了。
  按照惯例,这种场合的剪彩是少不了四大班子的,小姜的电话已遥控上我了,说也正赶往凯云,碰面再聊。听小姜说过,老头子坐在人大,除了会多,就数“石头剪刀”多了,跟过去相比,现在视察的机会少了,无须拖着老腿亲历而为了。吴同学过去很少在这种场合露面的,也轮不到她,几位副市长把她挤兑在后,她也心甘情愿,老头子也心知肚明,知道自己的女同学是厚积薄发。所以,过去在一起战斗的日子里,两位同学始终保持着距离,好似人为设置一道“三八”线,给别人看的。前面我已说过,在老头子身上,我只闻到过一次吴同学的香水味,兴许是吴同学的高跟鞋不习惯乡间小路,一不小心崴了脚,让走在前面的老男人搀扶了一把吧。也难怪,两人都不带秘书跟班,旁人谁敢插手啊?风言在前啊,未落雨点,那也让人远远躲开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