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大有隐情(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那牢头大汉急忙答应一声,挥手示意两个看守松动绞盘。
  随着绞盘回转,终于,霸虎重又被放了下来,而一回到地面,霸虎便气喘吁吁地瘫软在地,浑身大汗、彷佛虚脱了一般,两肩处渗出的鲜血染红了胸前一大片囚衣。
  杨宁望了霸虎一会儿,转头对那牢头大汉道:“你们每天都要给这人上‘料’么?”
  见杨宁面无表情,那牢头大汉心里不由惴惴,犹豫着道:“回……公公,这、这贼子每日里疯疯癫癫,破口大骂,一刻都不得安生,气焰实在太过嚣张,属下等便——,便有时候教训一下他……!”
  杨宁心里不由冷笑:看今日这些人小施的手段,就知道这“教训”有多么的残酷痛苦了!这霸虎却也真是铁打的汉子,熬了这么久竟仍能承受得住,还能有这般气势,足见其硬气!
  “既然他这么不得安生,他的案子怎么不早审结了,他杀了咱们这么多人,按律早该处死了,为何留他到现在?”
  那牢头大汉摇头道:“这个……,属下却是不知,只知道是冯公公的交代,每日不能让这贼子安生,也不能让这贼子弄死了……!”
  杨宁微微一笑道:“你刚才不是说是这霸虎自己不想安生么,怎么现在却又说是冯公公交代让他不得安生呢?这到底是谁不想安生?”
  “这——!”那牢头大汉不由面红耳赤,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嘴快说漏了嘴,支吾着却是说不出话来。
  杨宁再懒得多说,淡淡道:“咱家不管你们以前如何,从今日开始,在此人的案子没搞清楚之前,不得再对此人施以任何刑罚,派人好生照看着,回头本督公要亲自审他!”
  “是!”那牢头大汉急忙应道。
  又望了那霸虎一眼,杨宁这才转身而去,这阴森森、乱糟糟的地方,他是真不愿意再多呆。
  当走出东厂大牢的一刹那,感受到外面晴朗的天空、温暖的阳光,杨宁心里不由一下子豁然开朗,甩了甩头,回头望望,心里暗道:这鬼地方,真不是人呆的!
  “叫刑铁风和张为年来大堂见我!”杨宁吩咐道,随即与向忠去了东厂大堂。
  东厂大堂内,刑铁风和张为年纷纷来到,这两日他们两个为了整顿东厂、查处违纪番役的事都是忙得不可开交。
  杨宁放下手中郑钰和霸虎的卷宗,示意向忠交给刑铁风和张为年两人看过,然后才对刑铁风道:“刑掌作,关于这郑钰和霸虎的案子,也是赶巧被咱家知道,这其中有许多不明白之处,问大牢里的人他们都不知情。这两件案子都是冯公公在时所发生的,你跟随冯公公这么久,对此可知情?”
  说完,杨宁目光便一瞬不瞬的望着刑铁风,看他如何回答。
  算起来刑铁风在东厂任掌刑千户一职也是多年,在东厂内部自然也是培养了一定的势力,这几日调查处置东厂内违纪人员,不可避免的其中也牵涉到属于他的人,虽然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情绪,但杨宁知道他心里定会有所不满,此刻问他冯保的事,也是出于一种试探。
  对于这刑铁风,杨宁还真是挺为难,虽说自打他接手东厂以后,这刑铁风在很多事情上都十分积极配合,也对杨宁表现了足够的听从和忠心,但此人在东厂内多年耳濡目染之下,难免也是龌龊累累,一些旧习陋规更是少不了,杨宁要改革东厂,必定要和此人的某些方面发生利害冲突、存在许多掣肘,按说最好的结果是将此人拿掉,由张为年取而代之,但此人却又是李太后的人,动了他难免让李太后心里不舒服,所以说这事还真是不好办。
  刚才看了卷宗,刑铁风早已心中有数,此刻听杨宁发问,急忙躬身道:“公公明察秋毫,这郑钰的案子……,乃是冯公公在时所办,确实——,确实是有些问题……!”
  杨宁点头道:“那你就说说,这郑钰的案子是怎么回事,听说是印了本《女诫》,就被抓了进来,却又是犯了朝廷的什么忌讳?”
  “回公公,说句大不敬的话……,这《女诫》犯的不是朝廷的忌讳,而是——,当今太后娘娘的忌讳……!”
  “哦,此话怎讲?”杨宁诧异道,怎么这事竟扯出李太后来了!
  刑铁风微微一笑道:“公公想必一定没有看过这本书,这书名《女诫》,自然是诫谕妇人女子为人处事之道,其中有一条便是说‘后宫女子不得干政’,而这一阵子正是皇帝年幼刚刚登基,太后娘娘倾心辅佐的时候,偏偏这紫竹林书社在这个时候刊印这《女诫》,自然是……有犯忌讳的事了!”
  杨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
  如今万历年幼,李太后名义上说是住进乾清宫是为了照顾年幼皇帝的起居,但事实上却不可避免的干涉、影响了朝政,如今明眼人都知道,朝廷大事小事几乎都是李太后说了算。
  当然,李太后绝不是武则天那样的人物,她只不过担心儿子年龄幼小,朝政应对不来,怕儿子的江山坐不稳,才站出来为儿子听政出主意,但这却是明历朝历代都十分犯忌讳的事情,这也自然成了李太后心中极度敏感的一根刺,不能触碰,而这紫竹林书社在这个时候刊印《女诫》发卖,即便是这其中没有攻击李太后的政治目的,但却也是实实犯了李太后的忌讳,不落难才怪!
  “那京城别的书社有没有也在刊印这《女诫》的?”杨宁问了一句,这紫竹林书社在这个时候刊印《女诫》,也不能排除是处于对李太后的不利,更很有可能暗中有人在指使,想对李太后制造“舆论压力”,那么,自然也不排除有别的书社参与了此事。
  刑铁风却是摇摇头道:“没有,在这个当口,只有紫竹林书社这一家刊印了这本《女诫》!”
  “哦……!”杨宁缓缓点头道,脑海里又想起刚才那郑钰大呼冤枉的情形,心里有些倾向于这是又一件文字狱性质的冤案,不过却又有些拿不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