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后宫干政(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昏,杨宁前脚回到府中,向忠和张为年后脚便也跟了来。
  三人进了书房落座,杨宁便直接开口对二人道:“单独叫你们过来,是因为我觉得霸虎的案子有些蹊跷。张大哥,这几日一定要派人将霸虎看紧了,以防有人对他下黑手,还有那个郑钰,也照看着些!”
  张为年微有些沉吟道:“这一点还真不能不防,只是如今大牢内,大都是以前冯保的人和刑铁风的人,事情有些难办……,目前只能单独派人进去盯着了!”
  杨宁轻轻点头道:“是啊,看来这下一步,我真该学学冯保在司礼监的做派了,否则这东厂到什么时候都整不利索,我又怎么能腾出身子干些别的事情呢!”
  张为年和向忠神色一震,向忠微有些兴奋道:“宁哥儿……啊不,督公,你终于决定要动手了么?”
  “嗯……!”杨宁微眯双眼,对二人道:“冯保的人都没清理干净,更别说忠于刑铁风的人了,这下一步,你们两个多费费心,一方面重新审理一遍目前东厂所有的案子,严查那些冤假错案,该平反的平反,该放人的放人,这事张大哥负责;另一方面,向忠你重新核定东厂人员名单,留下那些底子干净些的,平日里恶迹较少的,其他全都裁掉,然后将刘守友挑出的那些年轻锦衣卫全部补充进来,还有那些随张大哥一起调来的大内侍卫,该提拔的提拔,该升调的升调,最后理一份名单给我!”
  张为年和向忠全都是一脸兴奋,齐声答应。
  向忠瞅了一眼张为年,犹豫一下对杨宁道:“督公这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东厂’,只是——,这其中最大的一处碍难却必须要考虑……,那便是这‘掌刑千户’一职……!”
  不待向忠说完,杨宁便皱眉道:“你的意思我明白,要想全面打造一个全新‘东厂’,这刑铁风必须换掉,只是——,唉,这太后娘娘那里,有些不大好办呐!”
  张为年和向忠不由默然,他们两个自然是知道这刑铁风是太后娘娘的人,杨宁若提出来想撤掉他,这可是十分犯忌讳的事,若引得太后和皇上猜忌,那对杨宁可是极其不利。
  杨宁思考一会儿,见两人一脸凝重神色,不由笑道:“你们两个也不用觉得有多碍难,这事我会和太后娘娘说的,掌刑千户一职必须得换人,不过说实话,刑千户在我接掌东厂以来,还是十分出力与配合的,咱们却不能硬生生将他撤掉了事,嗯……,好像如今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指挥使该换换人了,不如让刑铁风过去,也应该能如他的意吧!”杨宁最后自言自语道。
  张为年和向忠不由相顾神色一震,若真是那样,自千户一跃升为指挥使,军职一下连升两级,而且还是去北镇抚司那样的要害衙门,这刑铁风这下可真是赚大发了!
  “宁哥儿,……没必要这么厚待他吧?”向忠有些眼热地道。
  杨宁白他一眼道:“不是和你说了么,这事有太后娘娘的面子在里头,再者说,在我接手东厂以后,刑铁风确实没少帮忙,我不想人家说我杨宁是那种卸磨杀驴的主儿,行了,这事我自有分寸,你们做好我吩咐的事就行……,从今往后——,东厂的事我就全交给你们两人了,以后你们就多辛苦,将这一摊子给我盯好了!”
  杨宁这话摆明了是要提拔张为年接替刑铁风任东厂掌作了,张为年一脸激动道:“公公放心,属下必当誓死效命!”
  ————————
  第二日一早,是行刺杨宁一案结案行刑的日子,京城西郊刑场上十三颗人头正在等着那一下,作为事件的主角却坐轿进了宫。
  乾清宫内,李太后母子正在坐着说话,冯保和邱得用依旧在一旁伺候着。
  见到杨宁到来,冯保神色明显有些异样,昨日里被杨宁砍了脑袋的东厂番子,其中大部分都曾是他的亲信党羽,叫他心里如何能够舒服!
  小皇帝万历倒是十分兴奋,对杨宁赞道:“宁哥儿,昨日里你一下斩杀了那么多东厂之中的败类,此举实是有功于朝廷社稷!今晨通政司送过来的邸报说,民间百姓都是一片欢欣,昨夜甚至有人还放了炮仗庆祝呢!”
  听了这话,一旁冯保的脸色不由更加难看。
  杨宁急忙躬身道:“这全仗着太后娘娘与皇上英明仁圣,体谅百姓,方才有此大块民心之举,奴才不敢居功!”
  李太后微笑着望望杨宁,又转对万历道:“皇上,你们两个的话都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为君者,自要时刻记着体恤百姓、实施仁政,但对那些祸害百姓的,也要严加惩治,如此方能够真正得到百姓的爱戴,咱们大明江山才能世代永固,这一点你要切记!”
  万历一脸肃然道:“孩儿谨记母后教诲!”
  李太后满意地点点头,沉吟一下,方才对冯保和邱得用道:“你们两个先退下吧,哀家和皇上有话要对杨宁说!”
  冯保和邱得用答应一声,转身退了出去,杨宁明显能感觉到两人背对李太后时、望向自己眼神里的嫉妒之意。
  趁着万历没在意,李太后凤眼汪汪地望了拄着拐的杨宁一眼,眉目间荡漾出一股情意,语气却故作平静地道:“坐下说话吧,在哀家与皇上面前,你杨宁也不算是外人!”
  这话听得杨宁心里一跳,从李太后的神情和话语可以察觉出,她是又“想”自己了,只是如今万历在侧,可别让他看出什么来!
  “谢娘娘、皇上!”杨宁低头答应一声,将双拐靠在一旁,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宁哥儿,你的脚好些了么?”万历毕竟年龄太小,压根没起什么怀疑,反而关心地问起杨宁的脚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