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改头换面的新兵(3 / 3)
朱允炆守成足矣,大明江山在他的仁德治理下,必定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毕竟,贤君的选项就说明了一切。
但奈何身边有虎狼环伺,随时会暴起杀人。
前有朱棣野心勃勃,后又来一个朱尚炳。
这二人都是能扛鼎天下的人物,若生在乱世,或许能有一番惊天地的成就。
难道,大明的未来不可改?
想到这,朱元璋心情沉重的离开演武场,随后,单独召集了方孝孺觐见。
后者刚刚踏足,朱元璋的声音便淡淡传来。
“如何才能让秦王世子归心。”
方孝儒微微皱眉,不解为何陛下会如此一问。
而且,陛下已经不止一次找他问关于秦王世子的事了,难不成……
想到这,方孝孺沉默了片刻后,才开口:
“依臣之见,不如顺水推舟,在宫中,秦王世子跟皇孙允炆走得最近,不如……”
此言出,朱元璋不由冷哼一声。
方孝儒吓得跪下来,这才意识到自己话多了悔之晚矣。
他刚想开口解释,便听到朱元璋开口:
“咱并不是怪你,只是还不够,这些远远不够拉拢尚邴那小子。”
若顺水推舟,顺势而为,什么都不错,那一切就会如模拟器那般发展,允炆的皇位始终会丢。
他要的不是这个,他的目的是改命。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朱允炆生性宽厚,待人真诚,这一点他倒是放心的。
但登临帝位,心性或许就变了。
其中若出现一丝差错,让朱尚炳寒心,只怕他们二人就得分道扬镳,再起兵戈。
方孝儒一听,微皱着眉沉思着。
好半天,他突然想到了什么。
“还请陛下附耳倾听。”
说着,二人一阵耳语。
朱元璋听了方孝孺的一番话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眼里满是赞赏之色。
此计若能成,也许能造就一段千古佳话。
朱元璋松了一口气,立刻摆摆手。
“那就按你说的办。” ↑返回顶部↑
毕竟,贤君的选项就说明了一切。
但奈何身边有虎狼环伺,随时会暴起杀人。
前有朱棣野心勃勃,后又来一个朱尚炳。
这二人都是能扛鼎天下的人物,若生在乱世,或许能有一番惊天地的成就。
难道,大明的未来不可改?
想到这,朱元璋心情沉重的离开演武场,随后,单独召集了方孝孺觐见。
后者刚刚踏足,朱元璋的声音便淡淡传来。
“如何才能让秦王世子归心。”
方孝儒微微皱眉,不解为何陛下会如此一问。
而且,陛下已经不止一次找他问关于秦王世子的事了,难不成……
想到这,方孝孺沉默了片刻后,才开口:
“依臣之见,不如顺水推舟,在宫中,秦王世子跟皇孙允炆走得最近,不如……”
此言出,朱元璋不由冷哼一声。
方孝儒吓得跪下来,这才意识到自己话多了悔之晚矣。
他刚想开口解释,便听到朱元璋开口:
“咱并不是怪你,只是还不够,这些远远不够拉拢尚邴那小子。”
若顺水推舟,顺势而为,什么都不错,那一切就会如模拟器那般发展,允炆的皇位始终会丢。
他要的不是这个,他的目的是改命。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朱允炆生性宽厚,待人真诚,这一点他倒是放心的。
但登临帝位,心性或许就变了。
其中若出现一丝差错,让朱尚炳寒心,只怕他们二人就得分道扬镳,再起兵戈。
方孝儒一听,微皱着眉沉思着。
好半天,他突然想到了什么。
“还请陛下附耳倾听。”
说着,二人一阵耳语。
朱元璋听了方孝孺的一番话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眼里满是赞赏之色。
此计若能成,也许能造就一段千古佳话。
朱元璋松了一口气,立刻摆摆手。
“那就按你说的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