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庐阳(2 / 3)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亡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赵凌云要复国,更要民心,要“仁义”这块“牌坊”彪炳青史。
如此,最好的办法便是先让大燕失去民心,大燕境内民怨沸腾之时,便是西楚出兵之际……
他要用这场疫病造一乱世,让大燕民心尽失,哪怕代价是千百万他人的性命……
赵凌云回到书案前,拨亮灯火,狼毫舔足了墨,在绢帛上用漂亮的蝇头小楷,小心翼翼遣词造句,用反复推敲的辞藻掩来盖可以预见的残酷后果与冰冷真相。
……
在连日阴雨之后,气温遽然又降低了几分,呵气成雾的日子里,庐阳迎来了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阡陌尽隐在积雪之下,天地陷在一片白皑皑的苍莽里。
清早,天刚透亮,雪面映着半昧不明的晨曦,反射出幽幽冷光,放眼尽是一片森森寒意。大燕庐阳城郊法通寺的山门发出“吱呀呀”一阵“哀鸣”,被人自内推开。
紧接着又传来车轴不堪重负的辘辘之声,一行身着青灰僧袍的僧人推着四五台平板车出了山门,各人均以巾帕覆面紧捂口鼻,缄默不语地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前行,负重的推车在雪原上留下几道深深的车辙印,在身后一路蜿蜒。
走在这行僧人队首的正是鉴空大师。他依旧手执九环锡杖,一身白袍纤尘不染。每踏出一步,锡杖的九环都会发出喈喈锵啷之声,在这死一般寂静的清晨雪原上显得深沉又清远,似丧钟正为无辜苍生敲响。
众僧在城郊辟出的一片空地落定,掀开推车上盖着的草席,露出车上一张张失了生气死灰白色的面庞。推车上的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僧有俗。
他们都是死于疫病的百姓、僧侣。
庐阳疫病爆发不久,云游四海的鉴空大师忽然又回到了庐阳法通寺,大开寺门,接纳病重百姓,法通寺成了很多贫苦患者的避难所。
僧人与驻守官兵交接,核对完车上死者的身份,官兵誊记在册,便为逝者施行了火化。
大燕律法,死于疫病者,为防疫病扩散,尸体必须火化后方能安葬。
火化场成了茫茫雪原上突兀的焦黑,火舌腾起的瞬间,随席地而坐的鉴空大师唱响了佛号,众僧一同念起往生咒,为亡魂引路。
在这个世界,鉴空能做的有限,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去点化一些人回头看看身后,劝导一些人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可是,当众生不回头,纵使英雄也只能徒然束手……
往生咒的诵经声里夹杂着火化场守卫官兵们的窃窃私语。
矮个士兵冷得直跺脚,向身边的瘦高同伴问道:“欸,今天烧了几个了?”
“我没数呢?”瘦高个揉了揉冻得生疼的耳朵,回答道,“稍后换值的时候,问问记名册的老刘就知道了。”
“你还惦记换值?营里病倒了多少人你不是不知道,我看哪,今天咱哥俩得是大通班。”矮个子向瘦高个凑近了些,又小声说道,“听说,祁阳宫里那位也染上了疫病。”
巾帕捂着口鼻,连同说话声音都变得瓮声瓮气的。瘦高个没听清又问了声:“你说谁也染上了?”
“嘘,小声些!”矮个子连忙阻止了瘦高个的大嗓门,四下看了看,又道,“皇上啊。你没听说?”
瘦高个嘶了一声,恍然大悟般:“难怪,这两天出宫看诊赊药的医正都少了好些。还有那几家富户,给守城门的兄弟使银子,说让通融通融,让他们出城。”
矮个士兵:“现在哪个不想跑啊?庐阳成了这样,留下来都跟等着抽生死签似的。能不能活下来,全看命。加上皇上这一病,天下更将大乱,有银子有门道的都想办法出庐阳,甚至离开大燕躲避一阵!”
“跑成没?那几个使了银子的富户。”瘦高个好奇地问道。
“哪儿能!”矮个士兵回答道,“也是他们运气背到家,好巧不巧,正巧赶上秦王巡岗。收了银子的士兵就地正法,那几个想跑的富户也挨了板子,被赶了回去。”
瘦高个:“秦王是什么人,他是经历过皋城疫病,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最是知道这疫病的凶险,一旦疫情外溢,一病就是一座城。” ↑返回顶部↑
赵凌云要复国,更要民心,要“仁义”这块“牌坊”彪炳青史。
如此,最好的办法便是先让大燕失去民心,大燕境内民怨沸腾之时,便是西楚出兵之际……
他要用这场疫病造一乱世,让大燕民心尽失,哪怕代价是千百万他人的性命……
赵凌云回到书案前,拨亮灯火,狼毫舔足了墨,在绢帛上用漂亮的蝇头小楷,小心翼翼遣词造句,用反复推敲的辞藻掩来盖可以预见的残酷后果与冰冷真相。
……
在连日阴雨之后,气温遽然又降低了几分,呵气成雾的日子里,庐阳迎来了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阡陌尽隐在积雪之下,天地陷在一片白皑皑的苍莽里。
清早,天刚透亮,雪面映着半昧不明的晨曦,反射出幽幽冷光,放眼尽是一片森森寒意。大燕庐阳城郊法通寺的山门发出“吱呀呀”一阵“哀鸣”,被人自内推开。
紧接着又传来车轴不堪重负的辘辘之声,一行身着青灰僧袍的僧人推着四五台平板车出了山门,各人均以巾帕覆面紧捂口鼻,缄默不语地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前行,负重的推车在雪原上留下几道深深的车辙印,在身后一路蜿蜒。
走在这行僧人队首的正是鉴空大师。他依旧手执九环锡杖,一身白袍纤尘不染。每踏出一步,锡杖的九环都会发出喈喈锵啷之声,在这死一般寂静的清晨雪原上显得深沉又清远,似丧钟正为无辜苍生敲响。
众僧在城郊辟出的一片空地落定,掀开推车上盖着的草席,露出车上一张张失了生气死灰白色的面庞。推车上的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僧有俗。
他们都是死于疫病的百姓、僧侣。
庐阳疫病爆发不久,云游四海的鉴空大师忽然又回到了庐阳法通寺,大开寺门,接纳病重百姓,法通寺成了很多贫苦患者的避难所。
僧人与驻守官兵交接,核对完车上死者的身份,官兵誊记在册,便为逝者施行了火化。
大燕律法,死于疫病者,为防疫病扩散,尸体必须火化后方能安葬。
火化场成了茫茫雪原上突兀的焦黑,火舌腾起的瞬间,随席地而坐的鉴空大师唱响了佛号,众僧一同念起往生咒,为亡魂引路。
在这个世界,鉴空能做的有限,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去点化一些人回头看看身后,劝导一些人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可是,当众生不回头,纵使英雄也只能徒然束手……
往生咒的诵经声里夹杂着火化场守卫官兵们的窃窃私语。
矮个士兵冷得直跺脚,向身边的瘦高同伴问道:“欸,今天烧了几个了?”
“我没数呢?”瘦高个揉了揉冻得生疼的耳朵,回答道,“稍后换值的时候,问问记名册的老刘就知道了。”
“你还惦记换值?营里病倒了多少人你不是不知道,我看哪,今天咱哥俩得是大通班。”矮个子向瘦高个凑近了些,又小声说道,“听说,祁阳宫里那位也染上了疫病。”
巾帕捂着口鼻,连同说话声音都变得瓮声瓮气的。瘦高个没听清又问了声:“你说谁也染上了?”
“嘘,小声些!”矮个子连忙阻止了瘦高个的大嗓门,四下看了看,又道,“皇上啊。你没听说?”
瘦高个嘶了一声,恍然大悟般:“难怪,这两天出宫看诊赊药的医正都少了好些。还有那几家富户,给守城门的兄弟使银子,说让通融通融,让他们出城。”
矮个士兵:“现在哪个不想跑啊?庐阳成了这样,留下来都跟等着抽生死签似的。能不能活下来,全看命。加上皇上这一病,天下更将大乱,有银子有门道的都想办法出庐阳,甚至离开大燕躲避一阵!”
“跑成没?那几个使了银子的富户。”瘦高个好奇地问道。
“哪儿能!”矮个士兵回答道,“也是他们运气背到家,好巧不巧,正巧赶上秦王巡岗。收了银子的士兵就地正法,那几个想跑的富户也挨了板子,被赶了回去。”
瘦高个:“秦王是什么人,他是经历过皋城疫病,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最是知道这疫病的凶险,一旦疫情外溢,一病就是一座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