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处处都是刘口煤矿(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么是大路和小路?”
  余秋堂不懂,下意识看眼老秦,发现老秦也侧着耳朵,显示也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
  “所谓大路啊,就是走大路的煤炭,小路自然是指小路。
  什么叫大路呢,就是那些公家的煤矿以及有证的煤矿,他们门口的路都修的很好,方便运输车辆进入,所以就叫走大路。
  那还有一些煤窑,规模很小,而且还没有证,自然不敢光明正大走大路,所以就会找个外人不容易发现的地方,从小路进出。
  相对来说,大煤矿什么都规范,工人工资也高保证,代价肯定高,所以煤的价格也高。
  私人的小煤窑呢,成本很低,自然销价也低呀。
  但私人的煤窑也有问题,那就是挖出的煤炭往往质量不过关,并且会把石头也添加进去,滥竽充数。
  所以,很多外面的车进来拉煤炭,你猜他们会怎么着,他们会找个小煤窑,拉一部分品质差的炭放在下面,然后上面覆盖一部份好的炭,混合起来外售。
  这样才能赚到更多利润,若是只拉大路煤,那成本相当高,赚头就小很多。”
  “原来是这样。”
  余秋堂点点头,他对这个事情也深有同感。
  早些年买炭,买的时候不觉察,但拉回去砸炭的时候,就会发现里面掺杂着很多石头。
  煤炭里的石头不同于普通石头,这种石头外表看起来也是黑色,甚至和煤炭的颜色也差不多,但就是很难砸开,即使刻意砸开,里面也都是石头层,根本没办法烧。
  这种掺杂石头的煤炭,往往售价会便宜点,出现在一些私人卖场。
  开始人们贪便宜,都会去买这种炭,但时间长了,渐渐发现这种便宜的东西,看起来价格低,实际上刨除石头,反而还不如买炭。
  而政府在不断整治这种掺和炭,慢慢后面才少很多。
  “那你们要是正当做生意,就去找那些公家煤矿,若是……那也可以找小煤窑,但我提前告诉你们,这种小路煤,不是熟人,没人引荐的话,一般不会卖给陌生人。”
  张林又继续解释道。
  余秋堂:“那,张哥你对这些煤矿熟悉嘛?”
  张林:“你说的哪种煤矿?”
  “当然是……你懂得。”
  张林下意识朝车外看看,摇摇头,“熟悉谈不上,但毕竟在镇子上生活,消息还是知道一些,不过我有个建议,你们开始先不要直接找人谈小路没煤,没人会相信你们的。
  我给你们说啊,先前那些买小路煤的人,开始多半都是做大路煤,因为价格太高,所以才想着做小路煤,走走旁门左道。
  同样,那些卖小路煤生意的人,也会留意做大路煤生意的人啊,一直在暗地里观察,随时准备发展为他们的客户。
  但你要是开始没做大路煤,刚出现在刘口镇,就直接找小路煤,会被人认为是上面调查的人,没人会招惹你,你啥东西都买不到。”
  余秋堂点点头,原来还有这种规矩。
  想想也对。
  这些人走暗地里赚钱的模式,最大的问题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要安全稳定的赚钱,赚钱再多,一旦被查,东西都收个精光,那也没有意义。
  任何一个产业链的形成都不是简单偶然,经过长时间和政府斗智斗勇的过程里,他们也逐渐积累出一番应对的经验和潜规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