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天子东归(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编撰书籍的过程中,秦钧从各国收集了大量的陶板、甲骨,然后又建了一座“藏室”专门保存这些东西,这就是天子图书馆了。
  未来这个图书馆,可能会出现一个牛逼的“图书管理员”。
  秦钧还改进了历法,引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这四个节气都是可以观察太阳测算出来的春分和秋分是昼夜平分日,夏至和冬至则是昼极日和夜极日。
  东都西郊的曲泉山上,建起了一座“天文台”。
  那里有一群人,专门负责观测、记录天象,这些数据累积几百年之后,将帮助这个世界的人更深入地认识宇宙。
  秦钧建立了“乐府”,负责收集编纂民间音乐、诗歌。
  除了达成文明这些成就,秦钧还把一些科技“缩”了回去,成功让它们失传了!
  火药、火炮、热解法制硫、祖传的硝田、硝酸这些东西,所有参与过制作过程的人,包括商朝之前调配天帝宝藏的那些,都被秦钧严格控制不得泄露、传授、记录做法,几十年下来那些人已经差不多死光。
  最终除了只言片语的传说,那些大杀器基本都已经失传。
  没办法秦钧手里的“货”已经越来越少,缩回去下次再重新作为秘密武器,才是可持续发展(刷分)的王道啊!
  而且等到春秋战国时代,一旦有了火药武器各国的战争将更加惨烈,在没有秦始皇真正统一天下之前,这样发展搞不好诸夏会一直处于分裂、战乱的状态。
  如果可以的话,秦钧都想把炼铁都缩回去。
  可惜,铁器在伐商的战争中作用巨大,其优良的性能早就被各国所熟知,秦钧想缩也缩不回,只能当成这轮游戏的文明成就了。
  铁器逐渐淘汰青铜,秦钧于是又发明了铜币。
  当今时代有所谓“贝币”,也就是用漂亮的贝壳作为货币,但这种贝币的使用范围并不广,大多数交易仍是物物交换或者以盐、羊皮、麻布、丝帛等等为等价物。
  秦钧所铸的铜币名“通宝”,简称“钱”。
  其外圆内方可以很方便用绳索串起来,这种货币在现实地球用了数以千年,足见其生命力。秦钧必须把它发明出来,否则很快就会有人发明刀币什么的,那样他岂不是少了一项文明成就?
  另一样没缩的是烧玻璃,因为提升玻璃的性能需要长期摸索,而光学玻璃、化学实验玻璃的意义非常重大,秦钧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不缩了。
  缩武器科技可以说为了和平,这种基础型前置科技还是让它好好成长吧!
  说不定几百年后,他就可以得到透明的玻璃磨出望远镜,跟诸子百家一起看看月球环形山也挺美的。
  各种“后事”安排中,当然也包括一个宝藏。
  这回秦钧吸取了教训,宝藏中除了金铜财物和硝、硫、炭粉之外,还埋了石灰石粉、碱粉、硅石粉等等,这样就算被别人挖出来,没有配方的情况下应该不会想到把硝、硫、炭进行混合。
  另外硝硫炭的比例也被弄乱,调配的时候必须重新计算。
  秦钧把宝藏埋得非常隐秘,以此试探系统是不是真的不允许这么做。
  下面的球赛,终于结束了。
  秦钧回过神来,看了一下记分牌:齐国3:2赢了鲁国!
  接下来秦钧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先静静地观看周朝官员给球员颁奖的仪式,接着两队球员、教练、裁判一起站在场中向他鞠躬致意,秦钧抬起手微笑着点头回应,简单的姿态就让这群人激动不已。
  天子之尊,真是让人上瘾啊!
  看完球赛的第二天,秦钧登上了造好的竹筏船。
  如今大河沿岸势力繁多,为了避免意外将有一支船队护送他到达东海,决不能发生天子死在中途这种尴尬的事情发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