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收获(2 / 3)
  王由桢这次主要针对的目标是青手,这次打杀的也都是青手。
事情就像王由桢所预料的那样,桑皮纸账本上果然是记录着不少的名字。
正好一共是二十名船工,青手掌柜手底下的船工一个不落的全都成为了王由桢的船工。
王伢人坐在旁边喝着茶水,缓解这一夜的疲劳。
让他看到侄儿翻到船工这一夜,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王伢人这一次最为关注的,也正是一艘小型福船和二十名船工。
王伢人掌管着毛概学社的钱袋子,过去又是在俵物店做着贩洋货物买卖。
他对海商能够赚多少银子,比起任何人都要清楚。
所以一直就在想着把手里的纱锭和棉布运出海,运到其他的地方去贩卖。
想要出海就要有一艘能够抵御风浪的福船,以及熟悉航线的船工。
昨天在家一直在等消息的王伢人,就一直紧张地等着小型福船的消息。
侄儿王由桢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不仅缴获了一艘小型福船,连带着上面的二十名船工也成为他们的了。
王由桢翻开这一页,继续向下看去。
瓷器,香料,棉布等等金银细软,加起来一共价值三千多两银子。
王由桢看到这里不由心纳闷了,青手掌柜可是整个鱼儿镇排在前三甲的富户。
按理说,家业要比漕口多很多。
但这个贱人细软的数目,比起漕口来可就少太多了。
难道是提前藏了起来,没有被找到?
王由桢怀着疑问继续翻了下去,毕竟桑皮纸账本还有几页。
如果这是最后一页,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但这不是最后一页,说明还有其他的隐情。
王由桢再翻开剩下的几页桑皮纸账本,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青手掌柜把手里的经营大部分都换成了粮食,准备把这些粮食卖给晋商。
毕竟,在莱州湾一带最赚钱的买卖,就是把粮食卖给晋商。
晋商再把这些粮食运到辽东,卖给极度缺粮食的建奴。
王由桢看到最后一页上写的粮食数目,多达三万石粮食。
按照现在的市价,这三万石的粮食少说也能卖到将近四万两白银。
这就十分的合理了,也符合青手掌柜的家底了。
王由桢真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一方面是因为同样缺粮食的他们突然有了这么一大笔粮食,总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另外一方面,这些粮食可都是要运到辽东卖给建奴的。 ↑返回顶部↑
			
			
			
			
			
		事情就像王由桢所预料的那样,桑皮纸账本上果然是记录着不少的名字。
正好一共是二十名船工,青手掌柜手底下的船工一个不落的全都成为了王由桢的船工。
王伢人坐在旁边喝着茶水,缓解这一夜的疲劳。
让他看到侄儿翻到船工这一夜,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王伢人这一次最为关注的,也正是一艘小型福船和二十名船工。
王伢人掌管着毛概学社的钱袋子,过去又是在俵物店做着贩洋货物买卖。
他对海商能够赚多少银子,比起任何人都要清楚。
所以一直就在想着把手里的纱锭和棉布运出海,运到其他的地方去贩卖。
想要出海就要有一艘能够抵御风浪的福船,以及熟悉航线的船工。
昨天在家一直在等消息的王伢人,就一直紧张地等着小型福船的消息。
侄儿王由桢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不仅缴获了一艘小型福船,连带着上面的二十名船工也成为他们的了。
王由桢翻开这一页,继续向下看去。
瓷器,香料,棉布等等金银细软,加起来一共价值三千多两银子。
王由桢看到这里不由心纳闷了,青手掌柜可是整个鱼儿镇排在前三甲的富户。
按理说,家业要比漕口多很多。
但这个贱人细软的数目,比起漕口来可就少太多了。
难道是提前藏了起来,没有被找到?
王由桢怀着疑问继续翻了下去,毕竟桑皮纸账本还有几页。
如果这是最后一页,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但这不是最后一页,说明还有其他的隐情。
王由桢再翻开剩下的几页桑皮纸账本,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青手掌柜把手里的经营大部分都换成了粮食,准备把这些粮食卖给晋商。
毕竟,在莱州湾一带最赚钱的买卖,就是把粮食卖给晋商。
晋商再把这些粮食运到辽东,卖给极度缺粮食的建奴。
王由桢看到最后一页上写的粮食数目,多达三万石粮食。
按照现在的市价,这三万石的粮食少说也能卖到将近四万两白银。
这就十分的合理了,也符合青手掌柜的家底了。
王由桢真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一方面是因为同样缺粮食的他们突然有了这么一大笔粮食,总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另外一方面,这些粮食可都是要运到辽东卖给建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