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粮食问题(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庄稼汉的这段话说的颠三倒四不是很顺畅,村口的几位大宗祠族长却是听清楚了。
  前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械斗,最终获胜的不是鱼儿镇所有人以为的青手掌柜。
  反而是那个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王粮长,这件事着实是让所有的大宗祠族长感觉透着一股子邪劲儿。
  但是再怎么不相信,再怎么觉得透着一股子邪劲儿。
  这件事也已经木已成舟了,青手掌柜也应该死在了械斗里。
  从这以后,鱼儿镇就再也不会有青手掌柜和他手下的那些青手了。
  算是为乡里除了一个祸害,做了一件很大的善事。
  过去在这些大宗祠族长心里,不过是个泥腿子的王老爷子。
  立刻不一样了,不仅他的实力得到所有大宗祠族长的认可。
  就是他为乡里除了一个祸害这件事,就让所有的大宗祠族长由衷地从心里感激他。
  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们这些大宗祠,也是没有少受到青手掌柜的祸害。
  大宗祠族长想到刚才往东去的那辆棉布马车,堂堂窝家都去送一份干礼了,他们还在这里干愣着做什么。
  二话不说,立即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各自的家里,抓紧让长子带上一份干礼亲自送过去。
  王家的三兄弟自从结婚以后,就各自分家了。
  王老爷子一直跟着长子住在一起,还是住在那处破旧的土屋里。
  虽说家里现在很有银子了,一年到头能够赚将近两万两银子。
  但是在王昌沐的坚持下,不管老二王伢人老三王来聘怎么劝说,都是不肯建造一处青砖绿瓦的宅子。
  常言道衣锦还乡,所要做的第一件事。
  修缮老宅,修缮祖坟。
  王昌沐现在已经不差银子了,却坚持不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
  他创立了毛概学社的初衷,就是为了扳倒那些拿着民脂民膏纸醉金迷享乐的官僚乡绅阶级。
  就像儿子王由桢给他的一本《太祖别传》里,写了太多住在窑洞里的艰苦日子。
  如果他这个领头人没有和老百姓一起吃苦的决心,又怎么带着毛概学社的同志们,一直不忘初心的走下去,最终推倒官僚乡绅阶级。
  建立一个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新中华。
  修缮老宅,不过是一件面子虚伪。
  有这些银子,还不如拿来给儿子王由桢买做实验的物料。
  老二老三瞧见大哥王昌沐这么的坚决,心里感慨的同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前来送礼的管事和各大宗祠族长的长子们,瞧见王家的破旧土屋,没有一个人露出轻蔑的表情。
  这要是放在以前,放在这场械斗发生以前,他们都懒得看上一眼。
  更不要说亲自来给王老爷子送干礼了,对方有那么强大的实力,就算是睡在茅草屋里也会得到他们的尊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