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7章 判断很难(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797章 判断很难
  刘牧樵接见了三位访问学者,一见面就给刘牧樵不错的印象。
  第一位是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胰腺外科教授,高鼻子,一头的金发,身材倒不是很高,只有1米75左右,体重也只有120多斤。
  刘牧樵注意到,这位学者,有学问,代表了耶鲁医学院的水平,并且还是一个实战高手。
  这位老兄今年43岁,在胰腺外科领域有不少的成果,他们的病人住院时间缩短到了13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在一般的医院,胰腺手术之后,平均住院都在一个月之上,即使是为了周转率,转为门诊治疗,住院也在18天以上。
  缩短到13天,说明手术非常干净。
  这位大哥名字很长,刘牧樵简单叫他汤姆。
  刘牧樵初步考虑由他做一助。
  第二位是德籍教授,J,在著名的柏林医院做教授,今年才39岁,在胰腺外科有13年的临床手术经验,是医院的少壮派,才晋升教授不久,就已经在他们医院做副主任了。
  第三位是法藉教授蒙托,今年刚好40岁,在Bali第二医院做教授,胰腺外科有一项成果获得了国际大奖的次奖。在胰腺外科地位很高。
  他们都是协和邀请来的访问学者。
  刘牧樵和他们讨论了手术方式,都发了言,最后由刘牧樵做决定。
  他们对刘牧樵是有所了解的,胰腺外科界的人不知道刘牧樵大名的,一定不是胰腺外科的重量级人物。
  连大名鼎鼎的刘牧樵都不知道,那就太孤陋寡闻了。
  第一次见面还是有些吃惊。
  这么年轻?
  匪夷所思。
  虽然都知道刘牧樵年轻,是胰腺外科界的天才级人物,但很少人会把一个27岁的人与刘牧樵联系的起来。
  27岁,很多人还在读博士。
  见了面,多少有了几分轻视。
  他们三个都是鹤立鸡群的天才级别的人物,本身就自视清高,很难相信一个不到30岁的人会比自己厉害。
  不过,仅仅过了十几分钟,他们开始改变看法了。
  他确实是传说中的刘牧樵——哼,也许吧。
  刘牧樵把整个手术过程讲了一遍——一个亚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虽然重,但还不是难度最高层次的手术。
  仅从理论上,刘牧樵确实做到了完美无缺,还修正了他们三个人的不足。
  关键看手术了。
  成果与论文不等于手术技能,这三位大哥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手术做得非常棒!
  他们期待见识一下刘牧樵的手术技能。
  这几个人相信刘牧樵论文写得好,但手术技能,他们想亲眼见见刘牧樵与传说有多大差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