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稀土耐热瓷?(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在张旭如火如荼生产12英寸单晶石墨烯晶圆的时候,一则电话打断了张旭的进程。
  “什么?你的意思是你们搞出来了一个耐高温的陶瓷材料?”
  张旭接到这通电话的时候,是下午三点钟,刚刚加班加点忙完手头工作的张旭,正在对付着早就已经凉掉的午饭,耳边的机器正在嗡嗡作响,所以第一时间没有听清楚来电人说的话,再三重复之后,张旭才明白了过来。
  在确认了消息的准确性后,张旭连午饭都顾不得吃,急匆匆的坐上自己的专车往明泉科技在高新区的那个联合实验室驶去。
  在去实验室的路上,张旭也收到了来自孙宁的汇报。
  这个时候,张旭才知道,这个实验室是明泉科技和柳子凯一同成立的,其中柳子凯投资十亿人民币,占股百分之三十。
  本来这个实验室是因为当时生产无线充电移动电源的时候使用的电子陶瓷外壳引起了柳子凯的重视,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投票,股东们一致决定投资十个亿进行电子陶瓷外壳的研究。
  而孙宁当时就已经在无线充电器的家用化道路上做铺垫,她当时就认为,家用的无线充电器肯定要美观、简洁,所以使用纳米陶瓷外壳,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所以,在这种契机之下,明泉科技和柳子凯达成了合作,开始针对纳米陶瓷工艺进行了研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下,没有出什么成果,再加上陶瓷项目还比较小,所以就一直挂在明泉科技名下。
  最近这段时间,柳子凯在纳米陶瓷外壳领域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阻碍,他们手中的技术已经有些开始落后了,毕竟这些技术大多是买的别人的专利。
  不是自己研究的,所以难免在更新换代上跟不上那些大企业的步伐,这不,柳子凯十月份就经常往这个实验室跑,想要看看这个实验室出什么成果了嘛?
  柳子凯的这个动作,给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毕竟他们这么长时间的研究没有什么成果,甚至有些心虚,愧对明泉科技给自己开的高额工资了。
  而就在这时,一名研究员说道:要不,我们去申请一些稀土试试?
  也就是这句话,成为了这个命运齿轮转动的开始。
  稀土与功能陶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许多功能陶瓷的原料中掺加一定的稀土元素,不但可改善陶瓷的烧结性、致密度、强度等,更重要的是可使其特有的功能效应得到显着提高。
  而不管是谁都没有想到,他们这么随口一说,随手一申请,还真搞出来一个不得了的东西。
  ···
  等张旭急匆匆的赶到这个实验室的时候,孙宁已经等在了门口,张旭下车后才发现,整个实验室已经被安保人员围了起来。
  “这是?为了保密?”
  张旭下车就看到了这个如临大敌的场面,顿时明白这个材料的重要性甚至要在自己的预计之上。
  “嗯,我已经联系了叶承大校,他马上带军队赶到这边,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对实验室内的所有成员进行调查,防止信息的泄密。”
  孙宁的脸色很是凝重,即便她不是搞科研的,但实验室的负责人是搞科研的啊,他对于这个新材料的出现,那是保持高度重视。
  自从材料测试完数据,就把材料等一切资料都锁进了自己屋里面的保险箱内,并且给孙宁和张旭打了电话,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谁来都不给看。
  “随我进去看看吧。”
  了解完情况之后,张旭点了点头,率先埋进了实验室内。
  此时实验室内的研究员们都坐在会议室内吃着零食喝着茶,旁边放了不少信号屏蔽器,倒是也没有收到什么委屈,甚至在知道这是实验室内出了成果,进行必要的搜查之后,还很配合这些安保人员的行动。
  张旭见状,也拿出手机,给小黎下达了任务,让她对于这些研究员进行深入调查,看看他们有没有问题,有没有资料泄露。
  “老板,你可算是来了,这东西可算是把我的小心脏给吓出来了。”
  在见到张旭的之后,实验室的主管四十三岁的吴成峰吴教授拍着自己的胸脯,一脸后怕的说道。
  作为陶瓷材料学方面的学者,吴成峰吴教授太了解自己手中这块材料对于华夏的重要性了,这也不怪的为什么如此紧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