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三(4 / 7)
“钱倒是小事。”阿洛神秘的翘起嘴角,下床走到架子前,从昨日赴宴时穿着的衣服里拿出一个荷包来:“你们瞧。”
那荷包巴掌大,四四方方的,用不起眼的暗色麻布制成。
李大爷打开荷包朝里面看了一眼,有些疑惑的同庄二爷对望,手却从荷包里拿出了厚厚一沓银票。
“这、这是打哪来的?”庄二爷吃惊的接过银票翻看着,每张二百两,足足有二十张。
“是沈訚那小子给你的?”李大爷有些不知所措,这么大额的银票他只在戏文里听过,如今亲眼见着就觉得有些不真切。
阿洛摇摇头:“这钱本就是咱们的,两位哥哥只管用就是,如今事情暂未落定,我也不好多说……哥哥们只需谨记,这事千万要悄悄的做,免得太早被沈訚发现,被他阻挠,我们就再难立户了……”
李大爷有些不明白,庄二爷却心里明镜似的,他点点头把银票整整齐齐的叠好装回荷包里:“你放心,这件事就我们三个知道,到时候我带石柱过去……只是等庄子开始建起来就不好隐瞒了……”
“二哥放心,只要庄子开始建造,其他事情便不足为惧了……”
沈訚手里捏着二指宽的字条,出神的望着廊下关在鸟笼子里的金丝雀,立在门前的门客欲言又止,眼神四处飘荡着。
探子送来这张条子以后,沈訚就这样望着门外,门客就这样等了三炷香的时间,终于低声开口叫了声大人。
他这才回过神来,反手将纸条攥在了手心里。门客垂下头,心里却十分明白,这纸条上写的,必定是关于那些山匪的。
“……您切莫将逢场作戏当做真的……”门客临走前忍不住低声告诫。
沈訚有些心不在焉的摆了摆手,什么也没有说。
此后的两三个月里,端王常常诏沈訚过府议事,庄二爷带着石柱去了京郊,购置了两个不算太大的,又连在一起的庄子,雇了几十人,已然将庄子建了大半。李大爷和老刘子却接了端王递来的单子,做了两批兵器送进府去,让端王十分满意。
阿洛带着吴妈和小秦子把首饰铺做的红红火火,等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和沈訚已有三两个月不曾见面了。
这日有个富家公子模样的人带着两个小厮来店里挑带扣,抬眼瞧见了刚从内室里出来的阿洛,只觉得犹如天人,从此就天天赖在了相宜阁里。
每日一开门,小秦子就气呼呼的搬了条凳坐在店门口,但凡那位公子出现就要拦着他,每日如此,两人竟还打出了不一般的情谊来。
“我说你啊……犯不着每天都这样提防着我吧……”那公子蹲坐在门槛前喘着粗气,杭绸的衣服变得皱巴巴的,绣了暗花的鞋子上满是泥巴,就连头发上的簪子也落到了小秦子的手里。
“你才是啊,每天都来,烦不烦啊……”小秦子大刀金马的跨坐在条凳上,头发乱糟糟的,粗布衣裳也被扯出了几条口子来,“……回家又要被吴奶奶骂了……”
那公子笑起来,露出弯弯的眉眼来。他挪到小秦子身边问:“你姑奶奶到底年方几何?瞧着有些年纪,可那身打扮却……”
小秦子反手就用手里的簪子抵在了公子脸上:“嘴巴干净点儿,我姑奶奶可不是那些花街游女,便是嫁人,自然也要嫁给这世间独一无二的英雄,你这种天天只知道招猫逗狗的,想都别想。”
“咳,”公子伸手把簪子挪开:“这么久了,我还能没个数吗?当时也不过是瞧见她……对你的样子,有些羡慕罢了……”他的笑容变得有些自嘲,抬起头瞧着头顶的屋檐,透着半边的蓝天,缓缓的有云飘过。
“我瞧着外面光鲜,可在家里……我娘每天像个佣人一样伺候嫡母和父亲,嫡母……却只怕我不是个纨绔……”小秦子不由得瞧向他,隐约觉得他眼里有泪,再仔细瞧去,却什么也没有。
“你……你是庶出?”小秦子只听庄二爷讲过,大户人家讲究规矩,结发妻子以外妾室所出的都叫做庶出,一般是不能继承家业的。话出了口,他才觉得有些不妥:“我可没别的意思,就是、就是……听你说……”
公子笑了起来:“你这人也有趣,这些事全城的人都知道,你说的到算是客气了。”他们看着门前人来人往的热闹街道,心里都格外宽敞:“这些人,见了我大哥二哥便个个卑躬屈膝,嘴里叫着‘秦大爷’、‘秦二爷’的,就只怕大哥二哥听不见似的,偏偏人家连眼都不抬……到了我这,就成了秦三儿……”
眼瞧着秦三儿公子越来越悲伤地样子,小秦子有些笨拙的拍了拍他的肩,不知怎么就张嘴说起了自己来:“……我娘只留了一个名字就去了,吴奶奶每年还带着我给我娘扫墓,就连我爹是谁我都不知道……比你还惨呢……”
两人就这样因为惨,竟然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转眼到了年前,正巧赶上了小秦子的生辰,再加上庄子成了大半,李大爷和庄二爷打算趁机大办一场,便下了帖子邀请了沈訚来。
他捏着大红的帖子立在门前,听着身后的探子低声禀报着:“……庄子大半建了铸铁房,如今只剩后院还没有齐备,倒没有查出不对来。”
沈訚的心里终于放下心来。他转过身踱步到了探子身边:“相宜阁那里呢?” ↑返回顶部↑
那荷包巴掌大,四四方方的,用不起眼的暗色麻布制成。
李大爷打开荷包朝里面看了一眼,有些疑惑的同庄二爷对望,手却从荷包里拿出了厚厚一沓银票。
“这、这是打哪来的?”庄二爷吃惊的接过银票翻看着,每张二百两,足足有二十张。
“是沈訚那小子给你的?”李大爷有些不知所措,这么大额的银票他只在戏文里听过,如今亲眼见着就觉得有些不真切。
阿洛摇摇头:“这钱本就是咱们的,两位哥哥只管用就是,如今事情暂未落定,我也不好多说……哥哥们只需谨记,这事千万要悄悄的做,免得太早被沈訚发现,被他阻挠,我们就再难立户了……”
李大爷有些不明白,庄二爷却心里明镜似的,他点点头把银票整整齐齐的叠好装回荷包里:“你放心,这件事就我们三个知道,到时候我带石柱过去……只是等庄子开始建起来就不好隐瞒了……”
“二哥放心,只要庄子开始建造,其他事情便不足为惧了……”
沈訚手里捏着二指宽的字条,出神的望着廊下关在鸟笼子里的金丝雀,立在门前的门客欲言又止,眼神四处飘荡着。
探子送来这张条子以后,沈訚就这样望着门外,门客就这样等了三炷香的时间,终于低声开口叫了声大人。
他这才回过神来,反手将纸条攥在了手心里。门客垂下头,心里却十分明白,这纸条上写的,必定是关于那些山匪的。
“……您切莫将逢场作戏当做真的……”门客临走前忍不住低声告诫。
沈訚有些心不在焉的摆了摆手,什么也没有说。
此后的两三个月里,端王常常诏沈訚过府议事,庄二爷带着石柱去了京郊,购置了两个不算太大的,又连在一起的庄子,雇了几十人,已然将庄子建了大半。李大爷和老刘子却接了端王递来的单子,做了两批兵器送进府去,让端王十分满意。
阿洛带着吴妈和小秦子把首饰铺做的红红火火,等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和沈訚已有三两个月不曾见面了。
这日有个富家公子模样的人带着两个小厮来店里挑带扣,抬眼瞧见了刚从内室里出来的阿洛,只觉得犹如天人,从此就天天赖在了相宜阁里。
每日一开门,小秦子就气呼呼的搬了条凳坐在店门口,但凡那位公子出现就要拦着他,每日如此,两人竟还打出了不一般的情谊来。
“我说你啊……犯不着每天都这样提防着我吧……”那公子蹲坐在门槛前喘着粗气,杭绸的衣服变得皱巴巴的,绣了暗花的鞋子上满是泥巴,就连头发上的簪子也落到了小秦子的手里。
“你才是啊,每天都来,烦不烦啊……”小秦子大刀金马的跨坐在条凳上,头发乱糟糟的,粗布衣裳也被扯出了几条口子来,“……回家又要被吴奶奶骂了……”
那公子笑起来,露出弯弯的眉眼来。他挪到小秦子身边问:“你姑奶奶到底年方几何?瞧着有些年纪,可那身打扮却……”
小秦子反手就用手里的簪子抵在了公子脸上:“嘴巴干净点儿,我姑奶奶可不是那些花街游女,便是嫁人,自然也要嫁给这世间独一无二的英雄,你这种天天只知道招猫逗狗的,想都别想。”
“咳,”公子伸手把簪子挪开:“这么久了,我还能没个数吗?当时也不过是瞧见她……对你的样子,有些羡慕罢了……”他的笑容变得有些自嘲,抬起头瞧着头顶的屋檐,透着半边的蓝天,缓缓的有云飘过。
“我瞧着外面光鲜,可在家里……我娘每天像个佣人一样伺候嫡母和父亲,嫡母……却只怕我不是个纨绔……”小秦子不由得瞧向他,隐约觉得他眼里有泪,再仔细瞧去,却什么也没有。
“你……你是庶出?”小秦子只听庄二爷讲过,大户人家讲究规矩,结发妻子以外妾室所出的都叫做庶出,一般是不能继承家业的。话出了口,他才觉得有些不妥:“我可没别的意思,就是、就是……听你说……”
公子笑了起来:“你这人也有趣,这些事全城的人都知道,你说的到算是客气了。”他们看着门前人来人往的热闹街道,心里都格外宽敞:“这些人,见了我大哥二哥便个个卑躬屈膝,嘴里叫着‘秦大爷’、‘秦二爷’的,就只怕大哥二哥听不见似的,偏偏人家连眼都不抬……到了我这,就成了秦三儿……”
眼瞧着秦三儿公子越来越悲伤地样子,小秦子有些笨拙的拍了拍他的肩,不知怎么就张嘴说起了自己来:“……我娘只留了一个名字就去了,吴奶奶每年还带着我给我娘扫墓,就连我爹是谁我都不知道……比你还惨呢……”
两人就这样因为惨,竟然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转眼到了年前,正巧赶上了小秦子的生辰,再加上庄子成了大半,李大爷和庄二爷打算趁机大办一场,便下了帖子邀请了沈訚来。
他捏着大红的帖子立在门前,听着身后的探子低声禀报着:“……庄子大半建了铸铁房,如今只剩后院还没有齐备,倒没有查出不对来。”
沈訚的心里终于放下心来。他转过身踱步到了探子身边:“相宜阁那里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