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聘礼(2 / 4)
毕竟小胖子身上有多少银子,魏谦是了如指掌。他出门前给小胖子打点衣物的时候,就发现小胖子袖袋里少了足足五片金叶子!
不过小胖子难得用上一次钱,而且多半和姓王的脱不了干系,魏谦索性先没过问。
可魏谦没想到这五片金叶子到头来竟然是花在自己身上。
还是为了这么一块不知来历根底,也不知成色的破石头。
魏谦心头的喜悦顿时就消散大半,只剩心疼不已了,连忙就把印放回了木盒中。
赵崇明见状,眉头很快就耷拉了下去。
“道济兄这是……不喜欢吗?”
魏谦压根就见不得小胖子这模样,当即否认道:“没有的事,这份礼物我是再喜欢不过了。只是——只是——”
魏谦赶紧寻了个理由,搪塞道:“只是……我如今实在是用不上这东西,仅此而已。”
魏谦这个理由倒也不假,他如今连秀才都还没考上,明面上更是一个小小的书童,的确没有用印的时候。
不过赵崇明很是乐观,两道八字眉又扬了起来,笑着宽慰道:“道济兄来日一定会用得上的,不过迟早罢了。”
魏谦突然灵机一动,他抽出印章下面垫着的那层素绢,如他所料,盒子底部果然有一小滩用来试印的印泥。
“倒也不用等来日了。”魏谦嘿嘿一笑,一手将印章沾了印泥,一手拉住赵崇明的左手,然后在赵崇明的手背上按了下去。
魏谦不放心地又使劲按了好几下,最后指着小胖子手背上字字分明的“魏谦印”,得意洋洋地说道:“你瞧,既然盖上了印,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万万无可抵赖。有佛为证,有印为契,日后生死无论,我魏谦都是断断不会丢下慎行你一个人的。”
赵崇明低头看着手上鲜红如血的契印,不觉已然痴了。
====================================================================
两人从蒲团上起身,转身就往殿外走去。
这时一位形体富态的和尚迎了上来,朝两人合掌行礼,开口说道:“今日大雪封山,两位檀越不辞风雪而来,眼下不妨求个签再走,也是不迟。”
魏谦见这胖和尚如此主动,心里便已经多少猜出了来意,笑着回道:
“我原以为求签问卦只是道士们的手艺,不想贵寺中也有这门生意。”
胖和尚似乎全然没有听出魏谦话里暗藏的机锋,而是朝两人身后的佛像行了一礼,然后解释道:
“檀越有所不知,弥勒佛是未来佛,受记世尊于来世,能成无上等正觉,能知世间生死苦乐,能见一切来去因果。”
对于胖和尚这番故弄玄虚的说辞,魏谦自然不会当真,不过魏谦回身看向胖和尚所拜的弥勒佛时,突然发现了一处十分古怪的地方。
虽然魏谦此前从没有求过神拜过佛,但他也知道佛寺正殿里一般会供奉三世佛,世尊如来是现在佛,燃灯佛是过去佛,而弥勒佛则是未来佛。
大殿右侧的弥勒佛垂耳大肚,只一眼便能认出来,而奇怪的是,左边供奉燃灯佛的地方却并无佛像,只有一座空荡荡的莲台。
魏谦朝那处一指,向胖和尚问道:“为何贵寺只见未来佛,却不见过去佛呢?”
面对魏谦突然有此一问问,胖和尚脸上神色更是有些尴尬,嗫嚅不答。
反而是一旁的赵崇明眼中有思索之色,随后双目一亮,说道:“我记得《建文实录》中曾有记载,说在建文七年时,文帝曾经亲幸宝寿寺,召见僧众,并命人烧去寺中的燃灯佛一尊。”
赵崇明转又朝胖和尚问答:“想必这‘宝寿寺’便是贵寺的前身吧?”
胖和尚点头应道:“檀越所言正是。” ↑返回顶部↑
不过小胖子难得用上一次钱,而且多半和姓王的脱不了干系,魏谦索性先没过问。
可魏谦没想到这五片金叶子到头来竟然是花在自己身上。
还是为了这么一块不知来历根底,也不知成色的破石头。
魏谦心头的喜悦顿时就消散大半,只剩心疼不已了,连忙就把印放回了木盒中。
赵崇明见状,眉头很快就耷拉了下去。
“道济兄这是……不喜欢吗?”
魏谦压根就见不得小胖子这模样,当即否认道:“没有的事,这份礼物我是再喜欢不过了。只是——只是——”
魏谦赶紧寻了个理由,搪塞道:“只是……我如今实在是用不上这东西,仅此而已。”
魏谦这个理由倒也不假,他如今连秀才都还没考上,明面上更是一个小小的书童,的确没有用印的时候。
不过赵崇明很是乐观,两道八字眉又扬了起来,笑着宽慰道:“道济兄来日一定会用得上的,不过迟早罢了。”
魏谦突然灵机一动,他抽出印章下面垫着的那层素绢,如他所料,盒子底部果然有一小滩用来试印的印泥。
“倒也不用等来日了。”魏谦嘿嘿一笑,一手将印章沾了印泥,一手拉住赵崇明的左手,然后在赵崇明的手背上按了下去。
魏谦不放心地又使劲按了好几下,最后指着小胖子手背上字字分明的“魏谦印”,得意洋洋地说道:“你瞧,既然盖上了印,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万万无可抵赖。有佛为证,有印为契,日后生死无论,我魏谦都是断断不会丢下慎行你一个人的。”
赵崇明低头看着手上鲜红如血的契印,不觉已然痴了。
====================================================================
两人从蒲团上起身,转身就往殿外走去。
这时一位形体富态的和尚迎了上来,朝两人合掌行礼,开口说道:“今日大雪封山,两位檀越不辞风雪而来,眼下不妨求个签再走,也是不迟。”
魏谦见这胖和尚如此主动,心里便已经多少猜出了来意,笑着回道:
“我原以为求签问卦只是道士们的手艺,不想贵寺中也有这门生意。”
胖和尚似乎全然没有听出魏谦话里暗藏的机锋,而是朝两人身后的佛像行了一礼,然后解释道:
“檀越有所不知,弥勒佛是未来佛,受记世尊于来世,能成无上等正觉,能知世间生死苦乐,能见一切来去因果。”
对于胖和尚这番故弄玄虚的说辞,魏谦自然不会当真,不过魏谦回身看向胖和尚所拜的弥勒佛时,突然发现了一处十分古怪的地方。
虽然魏谦此前从没有求过神拜过佛,但他也知道佛寺正殿里一般会供奉三世佛,世尊如来是现在佛,燃灯佛是过去佛,而弥勒佛则是未来佛。
大殿右侧的弥勒佛垂耳大肚,只一眼便能认出来,而奇怪的是,左边供奉燃灯佛的地方却并无佛像,只有一座空荡荡的莲台。
魏谦朝那处一指,向胖和尚问道:“为何贵寺只见未来佛,却不见过去佛呢?”
面对魏谦突然有此一问问,胖和尚脸上神色更是有些尴尬,嗫嚅不答。
反而是一旁的赵崇明眼中有思索之色,随后双目一亮,说道:“我记得《建文实录》中曾有记载,说在建文七年时,文帝曾经亲幸宝寿寺,召见僧众,并命人烧去寺中的燃灯佛一尊。”
赵崇明转又朝胖和尚问答:“想必这‘宝寿寺’便是贵寺的前身吧?”
胖和尚点头应道:“檀越所言正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