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会试放榜(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龚肃冷哼一声,道:“龚某岂会怕他们?”
  龚肃自恃才高,可周昭却是识时务的。为了避免龚肃乱说话,周昭也不敢再卖关子,说道:“其实有些事用不着通关节,一想便知。只不过咱们不像那群江西人一样在朝中有门路。咱们少了消息的来路,平白便短了别人一截。“
  龚肃有些不耐道:“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哎,龚兄你想想,这《赐环记》里的‘宁氏’说得的奸相韩侂胄,那我永靖一朝的‘宁氏’又该是何人呢?”
  赵崇明听到这时,眼神飘忽,心中思绪复杂。
  龚肃凝神想了片刻,答道:“你莫不是说……杨雍杨元和。”
  周昭也不答对错,只继续道:“龚兄再想想,今科春闱的主考官是谁?”
  龚肃回答道:“这还用问,是礼部尚书陈之焕,他可是杨元和的门生。”
  “正是因为人人都知道陈之焕是杨元和的门生,因而这一道策论打从破题起,人人就是奔着为杨元和说话去的,即便再不济也是个公允持中的论调。可殊不知……”
  周昭说着说着,就开始长吁短叹了起来。
  “殊不知什么?”龚肃追问道。
  周昭刚叹完气,正要继续解释,一侧的赵崇明却开口回答了:“殊不知陈之焕正是入阁的关键时候。而要想入阁,就须得体察圣心。”
  经赵崇明这么一说,魏谦总算是听明白了。
  所谓圣心就是圣上厌恨杨雍,不然也不会罢了杨雍的官,流放千里。
  这道题分明是陈之焕给永靖帝递上的投名状,证明自己与杨雍再无瓜葛,以求入阁。
  因此,凡是为杨雍开脱的,陈之焕一定不取。
  可这些举子们哪里懂得朝堂上的局势和弯弯绕绕,只误以为陈之焕在会试的试卷上出这道题,是想替自己的座师正名。
  当魏谦想明白这些的时候,心中一沉。
  因为他之前打听到的消息也只是说今科主考官是杨雍的门生。为此,魏谦还特意买来了杨雍的文章给小胖子观摩。
  如今看来,似乎是弄巧成拙了。
  周昭看向赵崇明的眼神先是惊讶,再来就是不甘与艳羡,犹豫了好一番后才问道:“赵贤弟莫不是……也在考前得了消息?”
  赵崇明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答道:“我也是方才经周兄提醒,才想到的。”
  “原来如此。”周昭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半点也不信赵崇明的话。
  要知道,这是他偶然间在一位江西举子酒后吐真言才得知的。
  那位江西举子有好几位长辈在朝中为官,号称是一门六进士,这才能推断出这个消息来。
  而赵崇明光凭自己这两三句话就能想到这一层,周昭是不信的。
  龚肃也是心中不忿,冷哼了一声,道:“我辈寒窗十余载,若到头来却还是要依仗这等旁门左道,鬼蜮伎俩,那可真是枉读了圣贤书。”
  龚肃说这话时,目光是直直看向赵崇明的,眼神中更是不乏鄙夷之色。
  显然在龚肃心中,也认定了赵崇明就是使了“旁门左道、鬼蜮伎俩”的人。
  而周昭这一次却没有附和龚肃,而是说道:“龚兄这话未免偏颇了些。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做官。如我等考取进士,不就是为了能行这些方便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