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阿祖版古尔丹(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头号玩家》在京城开了定档发布会后,这部电影的上映就进入倒计时了。
  全国上下,无数影迷观众们,都开始期待起了这部吴渊三年磨一剑的大片。
  虽然在中间,有一部吴渊的主旋律电影《乘风》上映,但影迷们对吴渊的科幻大片期待之心可一点都没减少。
  细数一下,吴渊的上一部华语科幻片,还是2008年上映的《地心引力》呢。
  自2008年以后,吴渊就再没有拍过华语科幻电影了,就连华语大片也没拍过,只拍了《情书》《亲爱的》这两部华语片,都是普通的2D剧情片。
  倒是他在好来坞还连着拍了《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两部科幻电影,在国际上赚足了人气和票房,也奠定了他科幻大导的身份和地位。
  也是如此,国内的影迷们就更加期待吴渊的华语科幻大片了。
  要知道,虽然在奖项、电影节领域,科幻电影一直都不太受欢迎,不被评委所青睐,但在商业片领域,科幻电影算得上是商业电影工业的皇冠,是璀璨的明珠,全世界除了好来坞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还能玩得转科幻电影了。
  吴渊是惟一一个能够在科幻片领域做到和好来坞导演不相上下,甚至还是当代领先的导演。
  虽然,在外国大部分影迷眼里,吴渊也是好来坞导演的一员就是了。
  但国内的影迷们,还是很期待吴渊能以华语片导演的身份,为大家带来更多优秀的华语科幻大片!
  可从2008年一直等到了2016年,足足八年过去了,吴渊这才终于又拍了一部华语科幻片,而且还是三年磨一剑的作品,这怎么能不让国内影迷们激动?
  可以说《头号玩家》的定档消息一确定,这部电影在国内互联网上就已经挂起了一阵旋风,热度一点都不输给漫威电影的影响力,甚至犹有过之,期待吴渊新片的观众比漫威粉丝还要更多,甚至大部分漫威粉丝同时也是吴渊的影迷!
  喜欢看漫威电影的影迷们,就没有一个不期待吴渊的科幻新片的,这可比之前的《情书》《亲爱的》等电影备受关注多了。
  比起这两部华语剧情片,吴渊的新片《头号玩家》才是国内观众真正望眼欲穿等了许久的电影,是大家期待了数年的作品,其受关注与星爷的《美人鱼》也差不了多少了。
  对了,《美人鱼》在吴渊在港岛忙着拍《奇异博士》的时候就已经在内地上映了。
  该片刷新了华语片预售记录,华语片首日票房、华语片单日票房等多项纪录,仅用4天冲破10亿,刷新内地影史“最快破10亿华语片”的记录,并连续一周首周单日票房保持在2.3亿以上,刷新内地影史首周票房纪录。
  截至2016年2月21日,该片自上映起连续14天单日过亿。
  2016年2月26日该片累计票房突破30亿,成为内地影史首个30亿元俱乐部成员。
  截至2016年4月6日,该片累计票房33.9亿元,目前位列内地影视票房第一,这个第一包括了外语片在内,含金量足足的。
  当然,能获得这样夸张的票房成绩,已经和电影质量没关系了,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下才创造出来的,其中网络上刮起的“我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舆论风居功甚伟。
  这样的传奇,就连星爷自己也复制不了,已经超过了电影本身的奇迹了。
  也是《美人鱼》的30亿票房成绩刺激,才使得今年有更多的热钱涌入了电影行业,包括互联网三巨头也正式下场,在电影行业砸钱发力。
  “大数据”也在入侵电影行业,企鹅影业、阿里影业基于所谓的“电影大数据”而立项投资了多部电影,都是这些互联网人很看好,认为一定会大卖的作品。
  互联网企业们认为自己的致胜法宝“大数据”拿到电影领域,也一样会成功,毕竟利用“大数据”这一致胜法宝,互联网企业已经在衣、食、注行四大领域都成功过了,没道理在电影领域就会失败。      这种盲目自信,是没有任何人能阻止劝说的,包括知道“大数据”在电影领域不管用的吴渊也一样,他选择冷眼旁观。
  反正等被现实毒打几年,亏个几十亿后,这些互联网影业就会冷静下来,地下高傲的头颅,放弃大数据,认真聆听真正的电影从业者的建议和想法了。
  而且这也不算一件坏事。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企业的入场,确实是扫去了电影行业的很多乱象,也让这个行业变的更加规范了一些,虽然难免有将电影行业沦为资本控制的嫌疑。
  但哪个国家的电影行业不是由资本控制的,不过是换一拨人罢了。
  这种事情是没办法避免的,甚至吴渊自己现在也已经成为了资本的一部分,光影时代作为国内电影公司的龙头,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本之一,就算互联网巨头入场,也动摇不了什么,吴渊自可坐看风起云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