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长征”计划,帝国的希望(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报传回到最高统帅部后,一下震惊了大明帝国军队的所有高层。
  直到此刻,朱天明等人才知道“大和”号和“武藏”号这两艘超级战列舰的存在。
  战后,朱天明以摄政的名义下令对所有官兵厚加抚恤,并由朱慈烺以监国太子的名义追封洪旭为同安侯。
  之后欧洲战场的局势,几乎已无法挽回,直布罗陀总督区历时数年打造的海防体系,在大和号、武藏号的打击下渐渐解体。
  随着以直布罗陀要塞为核心的三角防御体系被彻底摧毁,而宣告彻底崩溃。
  在旭日联盟的30万殖民地增援军队登陆后,被断绝了海运补给的三皇同盟军队一溃千里。
  部分愿意追随大明的葡、法贵族及军队,跟随大明军队撤向海边。
  朱天明数次召集统帅部会议,均未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
  萧肃道:“我们现有的海军舰队,并无战胜旭日海军的把握,虽然我们可以继续研发和制造更为强大的战列舰。
  但敌方必然不会留给我们充足的时间。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苏伊士运河处大量布设水雷,我们的海军主力,则在他们扫雷时进行偷袭作战。
  希望可以迟滞旭日国海军的进攻速度,而我们则从陆地上找回主动权。同时加速新型战舰和海军武器的研发。”
  再说回欧洲,直布罗陀总督马祥麟,利用最后的海上运力勉强将殖民地官员、移民、士兵和部分追随明军的葡、法两国军队和百姓运往了苏伊士总督区,
  就连奥斯曼帝国也出动了大批的船只帮忙运送,才在欧洲沦陷前,基本完成了转移。
  而葡、法两国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先后向旭日帝国投降。
  之后的欧洲大地上,只剩下了一些小股的抵抗组织,在和旭日帝国及其盟国打游击,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任何有效反抗。
  旭日帝国海军舰队已然称霸了整个地中海,在短暂的休整和对受伤舰艇的维修后,
  再次得到了旭日帝国本土补充的“阿贺野”号巡洋舰及8艘轻型驱逐舰的补充,
  并将新舰队命名为“第一远征联合舰队”。
  消息传回大明后,朱天明拿着情报看完,狐疑了一下:“第一远征联合舰队?难道还有第二?”
  在会议上,朱天明提出了这个疑问,海军部的将领们听完全是心中一凛,萧肃苦笑道:“如果还有一支同等规模的第二舰队,我们恐怕真的无能为力了。”
  第二天,朱天明等人就接到了新的情报,旭日联军在海军舰队的协助下登陆苏伊士地区。
  苏伊士总督区和奥斯曼帝国组成联军进行抵抗,但由于其海军的炮火太过猛烈,苏伊士总督区修建的要塞被一一摧毁。
  防御战中,苏伊士总督军的军队伤亡接近两万,前已全部撤往奥斯曼帝国内陆。
  所幸的是,苏伊士总督区在撤离前,奉命在苏伊士运河的航道中布设了大量的水雷。
  旭日帝国的舰队刚进入苏伊士运河没有多久,前导的一艘驱逐舰便触雷沉没。
  旭日舰队用了半天的时间才将这艘驱逐舰残骸吊出清运走。
  之后,只能派出四艘驱逐舰为前导,一边扫雷一边缓慢前进。
  此时,准备背水一战大明海军,将全部主力集结于明洲海军基地,由萧肃亲自率领开赴红海方向。
  朱天明再三劝阻,让萧肃留下,萧肃非常坚决道:“如果帝国没有了海军,我这个海军部长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我必须与舰队同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