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传承千年的不朽诗篇(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仰头望去,惊讶地发现文气演化出的景象竟与今日宴会的奢华盛况如出一辙。
  太后的面色顿时舒缓了许多,显而易见,此诗确实在颂扬宴会之壮丽场景。
  许茂忍不住跃跃欲试,直言道:
  “还请准予下官将吕真人的佳作录下。”
  此举恰恰契合了徐圣元的意愿,她亦想见识一下此诗究竟能达到何等境界。
  “准。”
  立刻有人取出笔墨纸砚供许茂使用。
  许茂捋起衣袖,提笔疾书,瞬间文气在纸上翻涌流动。
  “看样子,吕超是要借此诗讨得太后欢喜啊。”
  有人低声评述。
  单从首句来看,这般解读无疑是正确的。
  然而吕超紧接着诵读出第二句:
  “止杯投箸无食意,提剑四顾觅真途。”
  心绪烦乱,放下了杯筷不想进食;拔剑环顾四周,内心的迷茫与困惑如影随形。
  文气再次变化,展现出吕超握剑沉思,举目四望的情景。
  许茂不顾其他,只一心将诗句如实记载下来……
  又是一阵文气翻腾,天地相融,墨香盈盈充溢其间,仿佛天地间的每一丝气息都浸染了浓郁的丹青之意。而吕超手中的灵笔,每一次微颤,都似绽放出一片墨色花瓣,勾勒出一幅幅神奇异象。
  “妙笔生辉,化凡入仙!”人群中惊叹连连,皆因这异象昭示着非凡之作即将诞生。如此看来,此诗必然已达到流传万古的层次。
  然而诗中之意,却又显露出一丝诡异之感。
  “此乃祝寿之辞乎?”不少人暗自揣摩。
  首句尚存几分寿宴之意,次句却偏离主题,令人疑惑不解。众人尚未及深思,吕超已然诵出第三句:
  “欲渡泾水冰封川,将登太行雪覆峦。”
  此处世界并无黄河,唯有泾河最为人知,其流域绵延更为广阔,故吕超据此做了相应改动。至于“太行”二字,吕超并未更易,或许乃是机缘巧合,此界确有一座太行山,且距皇都不远,山势峻峭,每逢战乱,世人多隐居其中,畅游山水之间。
  文气激荡,山河异彩如画,如同借助神通之力,映照出此刻泾水与太行山的真实景象。然人群的目光并未停留于此,当吕超诵至第三句时,他们的疑窦已然定论:此诗绝非祝寿之词!
  吕超未受外界干扰,继续吟诵下去:
  “闲来垂钓碧波之上,忽复扬帆梦日边。”
  这两句源自彼界的典故,在此界虽无出处,但并不妨碍人们领悟其诗意所在。许茂握笔疾书,全神贯注于创作,眼中闪烁着激动之色。
  “此诗句意蕴深远,于修心养性大有益处……”许茂内心有所触动。
  这份感悟如同涟漪般流转到笔端,引得文气再次翻涌。这股文气并非源于许茂自身,而是从吕超描绘的景象中衍生而出,并与许茂笔下的诗句相互呼应共鸣。此刻,锦绣宫乃至整个皇宫之内,墨香愈发醇厚,原本应季凋零的花朵竟在此刻竞相绽放,尽管花香已被笔墨的气息所取代。
  又现异象!众多宾客纷纷起身,只见许茂挥毫泼墨的文字散发出淡雅宝光,犹如明珠般熠熠生辉,直射众人眼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