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软禁(2 / 3)
“少奶奶!”
春云也吓到了,将那托盘往桌子上一放,伸手摁住她的两边太阳穴,不轻不重地揉起来。
真儿伸手在她胸口抚着,放柔了声音道:“消消气儿,消消气儿。”
两个丫头一个揉捏,一个劝慰,金秀玉咬紧了牙关,胸脯高高起伏好几下,总算是将那怒火给压了下去。
春云方才在大厨房盯着来顺家的炖鸡汤,没在上房,自然就不知道事情的前后,只是拿眼睛看着真儿。
真儿见金秀玉心情平复了,便问道:“少奶奶,这事儿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定是有人起了贪心,在河工上偷工减料,这才将大王庄和小李庄置于险地。柳姑娘和来顺,都脱不了干系。”
金秀玉郑重道:“这事儿牵涉不小,咱们都是府中内眷,若要追究起来,有诸多不便,等大少爷回来,我再同他商量。眼下,咱们先办其他事儿。”
真儿和春云都疑惑地看着她。
金秀玉咬了咬嘴唇,她自觉一直秉持的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只是这件事儿,关系到人命,那犯下过错的人,实在叫人痛恨。
况且,一直以来,她心头都有根刺,如今,也该到拔去的时候了。
※※※※※※※※※※※※※※※※※※※※※※※※※※※※※※※
外头的天气已经是阴雨连绵,淮安首富李府之内,上上下下都笼罩在一种沉重的气氛中。
今儿注定是出大事儿的日子。
上午庄子上两位管事才来报信,淮水冲垮河堤,大王庄和小李庄都遭了洪灾,几十间房屋倒塌,数人下落不明。大少爷李承之亲自赶赴洪灾现场,至今未归。
到了中午,清秋苑大门紧闭,外头有家丁婆子看守,既不许人出,也不许人进。
二门外大管事来顺,被剥了所有差事,被几个粗壮的家丁扭起来绑了,关在柴房之中,外头亦有人把守。
明眼人一瞧,就知道这是软禁。
这些,都是大少奶奶亲自下的命令。
柳姑娘犯了什么事?来顺又犯了什么事?
为何两人同时被软禁?
大少奶奶不说,谁也不敢胡乱打听,但是底下早已纷纷纭纭猜测开来。
有说柳姑娘一直遭受冷落,难不住寂寞,与来顺做了丑事,叫大少奶奶抓到把柄的;有说来顺办事不力,连累了柳姑娘的;也有人瞧得明白,说是与大王庄和小李庄的灾事有关的。
总之是众说纷纭,谣言四起。
明志院中静悄悄,长寿园中的李老夫人却坐不住了。
老太太原想叫人将金秀玉请到长寿园来,一想到孙媳妇肚子里头怀着李家的曾孙,下雨天,地上又湿滑,保不齐有什么闪失,还是自个儿带了人,浩浩荡荡来了明志院,如今正在上房里头坐着呢。
“孙媳妇儿,老婆子知道你是个明白人,做事儿必定都是有理有据的。只是今儿这事情透着蹊跷,那起子奴才都胡乱猜测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倒是叫我老婆子得个明白。”
金秀玉眼下着实有些疲累。从李旺李福报信,到先后传柳弱云和来顺问话,又有后来的各种布置,虽说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却也实在不是轻松的活儿。
她素来是惫懒的,从来不操心什么,也不算计什么。在家做姑娘时,不过是每日里做个蜡烛,绣个女红,家计一事自有父母操持;嫁到了李家,虽说老太太叫她管家,她亲自管的也不过几日罢了,前头有青玉将府中上下收拾得妥妥帖帖交给她,后头又有真儿和柳弱云分别替她打理各种内务。
从老太太这位主子开始往下,李府都是一样的家风,人人做事都是干净利落,中间虽然出过几回事,也不过是当时一场。上有老太太罩着,又有青玉不时提点,外事儿都有丈夫李承之打理,人人都宠着她敬着她,实在也没怎么叫她操劳。
只有印子钱一事,她是真正花了心思,盘了算计的。就这样,也是个慢活儿。似今日这般,脑子连轴转,她还是头一回。 ↑返回顶部↑
春云也吓到了,将那托盘往桌子上一放,伸手摁住她的两边太阳穴,不轻不重地揉起来。
真儿伸手在她胸口抚着,放柔了声音道:“消消气儿,消消气儿。”
两个丫头一个揉捏,一个劝慰,金秀玉咬紧了牙关,胸脯高高起伏好几下,总算是将那怒火给压了下去。
春云方才在大厨房盯着来顺家的炖鸡汤,没在上房,自然就不知道事情的前后,只是拿眼睛看着真儿。
真儿见金秀玉心情平复了,便问道:“少奶奶,这事儿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定是有人起了贪心,在河工上偷工减料,这才将大王庄和小李庄置于险地。柳姑娘和来顺,都脱不了干系。”
金秀玉郑重道:“这事儿牵涉不小,咱们都是府中内眷,若要追究起来,有诸多不便,等大少爷回来,我再同他商量。眼下,咱们先办其他事儿。”
真儿和春云都疑惑地看着她。
金秀玉咬了咬嘴唇,她自觉一直秉持的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只是这件事儿,关系到人命,那犯下过错的人,实在叫人痛恨。
况且,一直以来,她心头都有根刺,如今,也该到拔去的时候了。
※※※※※※※※※※※※※※※※※※※※※※※※※※※※※※※
外头的天气已经是阴雨连绵,淮安首富李府之内,上上下下都笼罩在一种沉重的气氛中。
今儿注定是出大事儿的日子。
上午庄子上两位管事才来报信,淮水冲垮河堤,大王庄和小李庄都遭了洪灾,几十间房屋倒塌,数人下落不明。大少爷李承之亲自赶赴洪灾现场,至今未归。
到了中午,清秋苑大门紧闭,外头有家丁婆子看守,既不许人出,也不许人进。
二门外大管事来顺,被剥了所有差事,被几个粗壮的家丁扭起来绑了,关在柴房之中,外头亦有人把守。
明眼人一瞧,就知道这是软禁。
这些,都是大少奶奶亲自下的命令。
柳姑娘犯了什么事?来顺又犯了什么事?
为何两人同时被软禁?
大少奶奶不说,谁也不敢胡乱打听,但是底下早已纷纷纭纭猜测开来。
有说柳姑娘一直遭受冷落,难不住寂寞,与来顺做了丑事,叫大少奶奶抓到把柄的;有说来顺办事不力,连累了柳姑娘的;也有人瞧得明白,说是与大王庄和小李庄的灾事有关的。
总之是众说纷纭,谣言四起。
明志院中静悄悄,长寿园中的李老夫人却坐不住了。
老太太原想叫人将金秀玉请到长寿园来,一想到孙媳妇肚子里头怀着李家的曾孙,下雨天,地上又湿滑,保不齐有什么闪失,还是自个儿带了人,浩浩荡荡来了明志院,如今正在上房里头坐着呢。
“孙媳妇儿,老婆子知道你是个明白人,做事儿必定都是有理有据的。只是今儿这事情透着蹊跷,那起子奴才都胡乱猜测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倒是叫我老婆子得个明白。”
金秀玉眼下着实有些疲累。从李旺李福报信,到先后传柳弱云和来顺问话,又有后来的各种布置,虽说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却也实在不是轻松的活儿。
她素来是惫懒的,从来不操心什么,也不算计什么。在家做姑娘时,不过是每日里做个蜡烛,绣个女红,家计一事自有父母操持;嫁到了李家,虽说老太太叫她管家,她亲自管的也不过几日罢了,前头有青玉将府中上下收拾得妥妥帖帖交给她,后头又有真儿和柳弱云分别替她打理各种内务。
从老太太这位主子开始往下,李府都是一样的家风,人人做事都是干净利落,中间虽然出过几回事,也不过是当时一场。上有老太太罩着,又有青玉不时提点,外事儿都有丈夫李承之打理,人人都宠着她敬着她,实在也没怎么叫她操劳。
只有印子钱一事,她是真正花了心思,盘了算计的。就这样,也是个慢活儿。似今日这般,脑子连轴转,她还是头一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