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个司马昭(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儿我们勋哥儿去了一品楼当差,这不昨日才听寿哥儿说呢,说是勋哥儿人机灵,学得快,他做酒楼生意,才算是做对了。寿哥媳妇儿,你说是不是?”
  方纯思被点了名,只得放下筷子,用帕子揩了下嘴角,微微笑道:“是听相公提起过呢,勋哥儿交游广阔,替酒楼招徕了不少生意呢,如今一品楼日日都是热热闹闹的。”
  铎大奶奶春风满面,自认为儿子的才能终于被众人所知晓了。
  然而,了解四房一家子德性的内眷们,却都能猜到方纯思话里的意思,交游广阔招徕生意,什么意思?只怕是狐朋狗友们,借着李勋的名儿,去一品楼打秋风罢,谁知道有没有付账呢。
  不过请明日,大家都是出来松快的,也没人将话挑明白来说,省的找不自在。
  铎大奶奶素来没有自觉,别人不说,她就真以为自己儿子是人中龙凤了,转了头对杨惜君笑道:“瞧,才说淮安少年才俊多,我们勋哥儿不就是一个!”
  杨惜君脑子里再缺根弦,也听出铎大奶奶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她既不认识李勋其人,更对他不感兴趣,因此对铎大奶奶的行径便有些反感。
  于是便没接她的话茬,而是说道:“淮安是风水宝地,鱼米之乡,人才辈出。惜君一路随父母从京城来到淮安,父亲母亲均曾询问惜君,嫁夫之人选秉性。惜君曾言,愿立宏远,所嫁之人必是人中龙凤。若不是少年丞相大将军,也该是商业奇才,天下首富。”
  她一面说,一面还比了一个大拇指,放在铎大奶奶眼前。
  铎大奶奶笑道:“小姐是千金之躯,将来的夫婿自然也该英武不凡。”
  她这边笑着,那头金秀玉却蹙了眉。
  杨惜君方才的话,莫非有什么影射之意,商业奇才、天下首富,若是旁人跟前说倒也没什么,偏偏在李家跟前说。李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当今皇帝刚刚御赐匾额,“天下第一商”,这跟标榜李家是天下首富,又有什么区别?
  老太太对杨惜君所说的话也起了一些猜疑,旁边一些女眷们,如方纯思之流,都不是傻子,也听出杨惜君似乎意有所指,但大家都聪明地没有开口接她的话茬。
  这一顿饭吃下来,杨惜君对待老太太那叫一个亲热,端汤布菜,奉茶水,递手巾,凡是该丫头们做的,她都抢过来做了。
  青玉和秀秀头一次在用膳期间如此清闲,只好干巴巴地站了。
  老太太面上笑眯眯的,又夸了几次杨小姐真是知书达礼的贤惠女子,谁又晓得内里是不是不耐烦呢。
  金秀玉一面是起了危机意识,一面又觉得十分好笑。
  等到用完了饭,各家各房便相继告辞,下午的时光正好,这样的天气不冷不热,万里无云,一片晴空,大家伙儿都游兴大发,纷纷要踏青玩耍去。
  这时候,有几个人就显得格外纠结了。
  第一个是李勋,他倒是很想跟大房一道,说是两家一起,人多热闹,至于存的是什么意,就是司马昭之心了。这个不消金秀玉说,老太太就一口回绝了,她笑言,娘儿们整日价为男人操持家务,今日也要自个儿找找乐子,李勋这个男人就别跟着掺和了。
  事实上,她对这个子侄,本来也就不怎么待见。
  第二个是铎大奶奶,铎大奶奶跟自己儿子不是一条心,她是想邀杨惜君同行踏青。她的心思么,其余女眷们都猜得出一二,但杨惜君不肯,说是父母均在家中,不敢自行寻乐,要赶回城里家中侍奉双亲,便也回绝了。
  铎大奶奶和李勋都没达成心中所愿,只好怏怏不乐地走了。
  第三个就是杨惜君,她跟铎大奶奶说是那么一回事,等四房一行走了,她回头却又说,舍不得老太太,想同李家一道游玩。说是前儿头一次见老太太,便觉得像是自家的长辈,倍感亲切,今儿也想陪老人家多说会儿话。但是老太太和金秀玉心里都存了疙瘩,不想多招惹她,便用她方才拒绝铎大奶奶的话,又反过来堵了她自己的嘴巴,于是也便拒绝了。
  杨惜君心里自然是十分不快,但面上不好显露,只有表示了遗憾,然后上了马车,笑眯眯与李家道别,自行去了。
  大房这一支是最后离开别院的,还是如前头一般,老太太一辆车子,金秀玉一辆车子,只不过李婉婷被赶到了老太太的车子里头。
  在大门口各自上了车马,留守别院的仆妇家丁们,都在门口目送。
  金秀玉坐在马车里头,将帘子掀开了一条缝儿,左右一扫,果然在人群中看到了那一抹灰色的身影,单薄的低着头。
  真儿顺着她的目光,也看到了那人,轻声道:“等罚期到了,柳姑娘就能顺理成章地出府,嫁给方老爷做填房了。”
  金秀玉放下了帘子,问了一句:“若是让她就这么顺顺当当地与李府脱开干系,那些因她受害的人,只怕会怨恨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