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路不能修(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过了,挺秀气一女娃娃,就是太瘦,黄黄的,且养哪!咋,这修路和她有关系!”
  “对,关系大了!
  三叔公,您知道吗,她会读书识字,字写得还不赖呢!她是从安平府讨饭来咱这儿的,这说明啥,三叔公不知想过没!”
  “啥,这当口,讨饭的多了!难不成讨饭的还挡着咱修路?”
  辛昭远就等老头这句话,听他如此反问,语气坚定地道:
  “对,就是因为讨饭的多了,才不能再修这条烂泥塘;三叔公请想,咱这新妹子可是读书人家的,不是大灾大难,会迫得读书人家远离家园出来讨饭吗?
  连读书人家都出来逃难了,您想想,外边得糜烂成啥样!
  这两年,我在城里看到,逃难来的是越来越多;
  今天妹子写字让孙儿我很撼动,连读书人家都熬不住了,这接下来该是啥!
  先是逃难要饭的多,不是所有逃难的都会乖乖等着饿死,饿急了就做匪;匪患、兵祸是连一起的。
  您老问我,在城里知道了啥,是的,我看到了太多的饥民!
  州城已有赈无可赈之势。
  三叔公,您老想,咱这条烂泥塘路这时是该修还是不该修,这条烂路目前车马不通,能保得大股人马进不来,就是小股兵匪进到围子,只要咱围子做好防备,也奈何不了什么。
  可一旦这路修好了,这不是请着灾祸上门嘛!”
  匪患兵祸,这几个词对饱经沧桑地三叔公都那么的陌生,现在从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娃的嘴里说出,让老人心中震动,他盯着对面的辛昭远,象是要使劲看穿这个娃脑袋,直接看看他里面想的什么。
  见辛昭远不再说,甘三叔公问道:
  “这……这些都是你娃自己想的吧,有些话可不能乱说,说多了是要被砍头的。”
  顿了下,老人继续道:
  “娃,你说真的会乱吗?”
  辛昭远一笑道:
  “西北大旱几年了,据说已是赤地千里;
  北边野烦人不停地滋扰边境,镇边府两次差点失守;
  三叔公,你就没看见连咱这儿都来了多少逃难的。
  大乱将至!
  不,大乱已起!
  就在我回来之前,在州城看到告示,西鼎州砍了大盗翻天鹞子的头,中祥州报捷剿灭流匪冯疯子。
  这些表面上是剿匪胜利的战报,可……,可无匪何须剿!
  三叔公,您老见识比孙儿广,您觉得我说的对吗?”
  老人沉吟着,显然这些话他听进去了,而且之前他就对辛昭远另眼相看,知道他是个智慧过人的孩子。
  思索一会,甘三叔公缓缓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