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小惩大戒(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西北持续了几年的大旱、讲到已经出现的逃亡潮;
  从各地大大小小已经发生的武装暴乱、讲到北部野烦人越来越强大的侵扰。
  还有已经枯竭的朝廷财政。
  总之,夏羽告诉太后,目前的大夏,已经是问题成堆,危机四伏。
  最后,他终于把话题转回到田荣的案子和这次太学生大规模跪门上书的事情上来。
  已经懒理政事,却又抱着决策大权不放手的尹太后,已经几年不怎么关心天下发生了什么;
  她只是关心她说的话还管用不管用;
  夏羽说的这些危机,平时也有文案汇总报给她,可她不爱看,只是溜一眼就丢到一边。
  此刻,听大外甥亲王说出这些,她心里倒是吃惊不小。
  这位国公府出生,后来就是进了帝宫做帝后,在她的认知世界里,大夏的基业就如脚下踩着的这块大地般稳固。
  怎么听着这位首辅亲王说的,好像这夏家江山就已经飘摇了!
  思忖良久,太后开口问周王夏羽的意见。
  机会难得,夏羽于是向太后建议,对今天跪门的众位太学生不宜过分严查,全部交大学馆自行甄别、训诫;
  毕竟这些太学生背后是一大批豪门大族的牵挂。
  而田荣案,也请太后能消消气,想来田荣那句违逆之言应该不是对着太后去的;
  给个惩戒,放过这回;
  毕竟此时太多的危机需要处理,就别在这个事情上耗费太后的精力了。
  夏羽没有一句说到赵兴义,更不会在这个场合说田荣案的是非,只是把田荣的问题说成是误会。
  对谁误会哪;
  有太后,当然也有内府这位大总管的赵兴义。
  夏羽的意思俩人都听懂了,就一个中心意思:
  算了,这事就别再闹了。
  ……
  赵兴义在这个场合不会插嘴,一切全看太后的意思。
  太后听了夏羽的建议,思索片刻,没有对夏羽,倒是对着赵兴义道:
  “赵兴,王爷的意思听明白了嘛,哀家看,你拟个章程,这几件事就按王爷的意思办吧!”
  想了想,太后鼻子里哼了声道:
  “哼,就当田荣没有诽谤哀家的心,可嘴里能说出那混账话,就是心里有了那混账心;
  还有,即便不全办,可对这些书生也不能太过纵容;
  这次不管,惯出来他们的下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