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风波再起(3 / 4)
因受智贤大师差遣,赵汾陪同小尼姑慧如一起下山,去往集镇上买药。
二人救人心切,并不敢耽搁,一路上疾步如飞,只一个时辰便到了市集。
找到一家药铺,买齐了药材,即便返回。
赵汾二人出了药铺正要往回走时,却迎面撞见来报案的两个兵丁。
真是巧无再巧!
三人目光相撞,俱已认出了对方。
那两个兵丁一见赵汾好端端的,不由的一阵窃喜。
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俩兵丁却又委实不解:前述说他被劫了,怎地此时却跟一个尼姑在一起?
二人正要上前去问个究竟,却见赵汾扯着小尼姑往旁一闪,竟跑了。
两个兵丁遂吃惊一愣,待要再追时,赵汾二人却跑的没影了。
二人一商议,认为还是先报官为妥,便寻到驻军,向当地徐县尉报了案,遂回德兴寺向鄯金保复命。
且说赵汾扯着小尼姑慧若跑了一段,未见兵丁再追,便停下稍事歇息。
“师兄见了官军为何要跑?莫非你犯了官司?”慧若十分不解,笑问道。
只因她对赵汾尚不知根底。
见慧若如此问,赵汾竟不知如何作答,只叹了口气道:“师姊有所不知,说来话长!”
赵汾便将他父亲如何被陷害,他如何被遣送,又如何见到智贤大师,如何学艺,如何被师太劫掠等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慧如。
最后说道:“我若与他二人相见,便要与他二人回去,当此师太受难之时,赵汾岂能置身事外,因此要逃。”
听的慧若目瞪口呆,只因她自己也身世凄苦,便不由得替赵汾垂泪,说道:“不曾想师兄竟也如此坎坷,恕慧若先前无礼,多有冒犯。”
慧若说着,便双手合十向赵汾施礼赔罪。
赵汾见状忙抱拳一揖到地,说道:“师姊何错之有?倒是赵汾无礼在先,划伤了师姊面皮。”
慧若掩嘴扑哧一笑道:“倒底是读书人,道个歉都文绉绉的!行了,慧若饶过你了!”
听的赵汾一愣,心说到底谁在向谁道歉啊?随即二人便相视一笑。
慧若对赵汾的嫌隙便就此抹平了。
一路急奔,二人将药材及时送回赭云庵,众人忙将药材煎煮熬制成汤剂,喂师太服下,且不细表。
且说那县尉。
自他得报说有在押人犯逃脱,似与本方尼姑有染,便大吃一惊,遂发兵排查本地尼姑庵,寻找人犯。
查遍了其它所有尼姑庵也未有收获,便只剩下一个,即是赭云庵。
这县尉对慧能师太的为人略有耳闻,不敢擅自去查。
恐贸然前去搜查,慧能不卖他面子,且自己手下的土兵又无人能奈何她,便未急于发兵。 ↑返回顶部↑
二人救人心切,并不敢耽搁,一路上疾步如飞,只一个时辰便到了市集。
找到一家药铺,买齐了药材,即便返回。
赵汾二人出了药铺正要往回走时,却迎面撞见来报案的两个兵丁。
真是巧无再巧!
三人目光相撞,俱已认出了对方。
那两个兵丁一见赵汾好端端的,不由的一阵窃喜。
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俩兵丁却又委实不解:前述说他被劫了,怎地此时却跟一个尼姑在一起?
二人正要上前去问个究竟,却见赵汾扯着小尼姑往旁一闪,竟跑了。
两个兵丁遂吃惊一愣,待要再追时,赵汾二人却跑的没影了。
二人一商议,认为还是先报官为妥,便寻到驻军,向当地徐县尉报了案,遂回德兴寺向鄯金保复命。
且说赵汾扯着小尼姑慧若跑了一段,未见兵丁再追,便停下稍事歇息。
“师兄见了官军为何要跑?莫非你犯了官司?”慧若十分不解,笑问道。
只因她对赵汾尚不知根底。
见慧若如此问,赵汾竟不知如何作答,只叹了口气道:“师姊有所不知,说来话长!”
赵汾便将他父亲如何被陷害,他如何被遣送,又如何见到智贤大师,如何学艺,如何被师太劫掠等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慧如。
最后说道:“我若与他二人相见,便要与他二人回去,当此师太受难之时,赵汾岂能置身事外,因此要逃。”
听的慧若目瞪口呆,只因她自己也身世凄苦,便不由得替赵汾垂泪,说道:“不曾想师兄竟也如此坎坷,恕慧若先前无礼,多有冒犯。”
慧若说着,便双手合十向赵汾施礼赔罪。
赵汾见状忙抱拳一揖到地,说道:“师姊何错之有?倒是赵汾无礼在先,划伤了师姊面皮。”
慧若掩嘴扑哧一笑道:“倒底是读书人,道个歉都文绉绉的!行了,慧若饶过你了!”
听的赵汾一愣,心说到底谁在向谁道歉啊?随即二人便相视一笑。
慧若对赵汾的嫌隙便就此抹平了。
一路急奔,二人将药材及时送回赭云庵,众人忙将药材煎煮熬制成汤剂,喂师太服下,且不细表。
且说那县尉。
自他得报说有在押人犯逃脱,似与本方尼姑有染,便大吃一惊,遂发兵排查本地尼姑庵,寻找人犯。
查遍了其它所有尼姑庵也未有收获,便只剩下一个,即是赭云庵。
这县尉对慧能师太的为人略有耳闻,不敢擅自去查。
恐贸然前去搜查,慧能不卖他面子,且自己手下的土兵又无人能奈何她,便未急于发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