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凤凰分飞(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智贤大师深觉意外,只因他非本庵僧人,却也不好定夺作主,便兀自低头思忖。
  正在这时,慧若上前说道:“师叔在上,弟子慧若委实不敢担此大任,弟子惟愿做一个比丘尼,每日只听候新掌门和师姊们的吩咐。”
  智贤大师默然不语,只因他不知该如何言语。
  见众人无语,赵汾便上前开口道:“在下以为,当务之急是先操办师太后事,此事且先搁置,待办完师太后事再议如何?”
  众尼都不得要领,听他说的有理,便都点头称道:“也只好如此了!”
  商议已毕,便由智贤大师坐镇主持。
  庵里众尼姑按大师的吩咐,替师太净身沐浴,诵经超度。
  及至天明,安葬了慧能师太,细节不表。
  且说徐县尉那封密信。
  建宁府吴知府接信后一看,大吃一惊,便又亲笔修书一封。
  信中极尽栽赃陷害之能事。
  将赵汾如何逃跑,如何与尼姑庵结党串通,如何想围攻官军谋反等添油加醋、夸大其词的描述一番。
  然后吴知府又派人乘快马,以五百里加急直送临安府秦桧府邸,且不表。
  再说赭云庵。
  只因众辞不一,争执不下,掌门人选委实难以确立,最终便抓阄确立了一个辈分靠前的尼姑作为赭云庵掌门。
  真真是混乱不堪,乌烟瘴气。
  慧能师太仙逝,慧若悲痛已极,本就无意要接掌门之位,便悄然静处一隅,任由众人纷争去。
  见师姊们为争掌门之位而罔顾同门情义,拉帮结派,互相排挤,慧若顿觉孤立无助,心灰意冷。
  实是无聊,慧若便邀赵汾到庵外散心,二人便往庵后山上去了。
  “师兄今后有何打算?”慧若边走边问赵汾道。
  见慧若问起,赵汾看了看远处的群山,不言语。
  半晌,方默然道:“我能怎样?家父被害而亡,赵家上百口人都指望我做主,我只能与他们一起前往吉阳军。”
  慧若闻听,只低头走路,并不言语。
  突然,慧若停下脚步,转头盯着赵汾的双目道:“师兄不如带我去吉阳军!”
  赵汾大吃一惊,道:“你是出家之人,我是戴罪之人,殊途岂能同归?不敢儿戏!”
  “我若还俗如何?想当年只因师太好心收留,我才做的尼姑,如今师太圆寂,我不如跟随师兄,一同去闯荡天涯。”慧若眼泪汪汪的说道。
  慧若说的情真意切,赵汾却听的心惊肉跳。
  他二人正当豆蔻年华,正值少男多情、少女怀春的年龄。
  又是郎才女貌的一双璧人,总会互生一些情愫。
  赵汾对慧若的情愫,或许是一见钟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