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哈尔滨条约》(2 / 2)
“既然总司令对我放心,我当然愿意来创办这份报刊,对了你想好这份报纸的名字了么?”果然听到张安乐这么一说,杨度还是很高兴地。
“就叫做人民日报吧,对了报纸的内容全部都要用白话文,以后官方的文件也都要用白话文。就是要让普通老百姓也能看懂报纸,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报纸的名字张安乐早就想好了,他还特别强调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白话文。
现在白话文已经比较流行了,但是文言文作为官方书面语言却一直存在着,很多文人也都看不起白话文,但是张安乐还是习惯于白话文。毕竟对他来说这才是最熟悉的,否则每天对着之乎者也想想就会头疼。
“恩,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尽快办的,估计月底会有一些眉目。”杨度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张安乐的意思。
“呵呵,先生信心十足,到月底可就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张安乐有些吃惊,随即笑道。
“这没有什么难的,虽然国家官方一直没有正式的报纸,但是邸报确实存在了2000多年。只不过是将邸报改个名字而已,找个地方,再招一些御用文人,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杨度恐怕张安乐认为他是在吹牛,就给他解释道。
张安乐这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了,看来古人不能小瞧啊。
1926年10月17日,中苏哈尔滨条约签订。
中国各大报纸纷纷头条报道了这篇消息,其中申报发表一篇名为改天换日时,扬眉吐气日的文章。
文章将前几天的阅兵式和今天的条约签订联系在一起,声称正是有了强大的武装力量,才能使得高傲的苏联人不得不在谈判桌上低下他们的头颅。
哈尔滨条约的签订对于张安乐来说,可不仅仅是收回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的国内声望已经达到了85,国际声望也提高到了60。
85的国内声望已经可以保证他的合理政策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而60的国际声望也让他成为了一位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人。
顾维钧从哈尔滨回来之后,多次约见林长民估计是向他讨教五年计划的事情。张安乐也开始着手准备进行军事上的一些改革,他觉得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兵役制度。
s ↑返回顶部↑
“就叫做人民日报吧,对了报纸的内容全部都要用白话文,以后官方的文件也都要用白话文。就是要让普通老百姓也能看懂报纸,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报纸的名字张安乐早就想好了,他还特别强调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白话文。
现在白话文已经比较流行了,但是文言文作为官方书面语言却一直存在着,很多文人也都看不起白话文,但是张安乐还是习惯于白话文。毕竟对他来说这才是最熟悉的,否则每天对着之乎者也想想就会头疼。
“恩,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尽快办的,估计月底会有一些眉目。”杨度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张安乐的意思。
“呵呵,先生信心十足,到月底可就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张安乐有些吃惊,随即笑道。
“这没有什么难的,虽然国家官方一直没有正式的报纸,但是邸报确实存在了2000多年。只不过是将邸报改个名字而已,找个地方,再招一些御用文人,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杨度恐怕张安乐认为他是在吹牛,就给他解释道。
张安乐这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了,看来古人不能小瞧啊。
1926年10月17日,中苏哈尔滨条约签订。
中国各大报纸纷纷头条报道了这篇消息,其中申报发表一篇名为改天换日时,扬眉吐气日的文章。
文章将前几天的阅兵式和今天的条约签订联系在一起,声称正是有了强大的武装力量,才能使得高傲的苏联人不得不在谈判桌上低下他们的头颅。
哈尔滨条约的签订对于张安乐来说,可不仅仅是收回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的国内声望已经达到了85,国际声望也提高到了60。
85的国内声望已经可以保证他的合理政策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而60的国际声望也让他成为了一位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人。
顾维钧从哈尔滨回来之后,多次约见林长民估计是向他讨教五年计划的事情。张安乐也开始着手准备进行军事上的一些改革,他觉得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兵役制度。
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