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贾环离京,惜春定亲(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政也是这般看法,贾珠无奈,只得再往其他人家寻摸。惜春十八了,与她年龄相仿的公子都有了亲事,一时竟瞅不到合适的。
  眼看着半年过去,这日吃了两杯酒,不小心吹了风,贾母第二日便起不来床,病情竟有些来势汹汹。
  想到有个万一,惜春的亲事就得耽搁,贾母心中焦急,忙把贾珠叫来说话,竟同意与吴家结亲。
  握着老太太的手,贾珠深觉她杞人忧天,贾母却认真道:“莫要耽搁了…你等下就去与吴掌院说,早点把亲事定下。”
  贾母都发话了,贾珠自得遵从。因与吴掌院关系不错,介绍的又是堂妹,吴文星略一思忖,便爽快应了——
  贾子睿年纪轻轻就作了尚书,入阁不过迟早的事。且冷眼看着,贾家这些年颇识时务,他家的闺女,自是差不了的。这门亲事,委实做得!
  至于辈分不辈分,二人都没当回事。照贾子睿所说,惜春与他都快出五服了,关系并不近。
  话虽如此,吴文星还是打趣了一句:“子睿,日后可得叫我一声亲家叔了!”
  贾珠翻着白眼,佯怒给了他一拳:“少来!别占我便宜,咱们各论各的!”
  吴文星哈哈大笑,端起酒盏敬了贾珠一杯。
  亲事既定,一晃又过了月余。贾母之疾总不见好,如今还添了痰症,成日里咳嗽不止。
  刘太医和黛玉看过脉,私下与贾政、贾珠说了病情——贾母老迈,只要熬过今冬,估摸着就能好转。怕只怕,这个冬天不好过!
  贾母跟前,黛玉掩饰的极好,私底下却因治不好外祖母,不知哭了多少回。
  贾珠心中也有些难过。给老太太当了二十多年孙子,早就把对方当亲人了。且这老太太实不算糊涂,大事上拎得清,这就殊为难得。
  因有不好的病兆,黛玉回娘家与母亲说了一通,贾敏险没哭的厥过去。
  黛玉泪光点点,还不忘安慰母亲,嘱咐她万不能在贾母跟前露出伤心来,贾敏哽咽道:“我当然晓得!只你外祖母好好的,怎就突然这么严重了,我竟全不知!”
  黛玉用帕子拭泪:“外祖母怕你担心,不让我们说。”
  贾敏心中酸楚,泪如雨下,抱着女儿嚎啕大哭一场。次日强忍悲痛,亲自往荣国府看望母亲,此后隔三差五侍奉汤药,还带着璟玉一道。
  因常常见着女儿,贾母的精神好了许多,众人也稍稍松了口气。
  精神既好,贾母又把贾政父子叫到跟前,催他们跟吴家定下惜春成亲的日子,最好能在今冬,言语切切,倒叫贾政沉默了。
  他自晓得其中隐忧,也知这样对侄女好,只不过母亲身体与日俱下,自己委实没有心情操办婚事。
  见儿子不言不语,贾母叹息一声,扭头吩咐贾珠,直到长孙答应,嗽了一阵子,方重新躺下。
  惜春知道堂祖母替她操心,饶是冷心冷情,也不由潸然泪下。入画劝她:“姑娘莫哭了,老太太这是为姑娘好呀!”
  想到记忆里面容模糊的父亲,跟陌生人没两样的兄嫂侄子,惜春泣道:“我当然知道老太太好,除了她老人家惦记,谁还把我看在眼里呢!”
  再想到贾母病重,惜春只觉天道不公——凭什么自己亲近之人,老天就要收了去!
  心中虽怨,却也没法子。除了侍奉汤药,只能常抄《地藏经》《药师经》,手绘菩萨像,祈求苍天保佑。
  因有贾母吩咐,两家婚期就定在腊月初九。惜春是嫡女,虽父母双亡,嫁妆上兄嫂并未吝啬,加之荣国府给的添妆,委实不少了。
  贾母沉疴,大喜这天未出面待客。临行前,惜春拜过贾母、叔婶和父母灵位,郑重把画和佛经交与李纨,这才不言不语上了花轿。
  次日得空打开一观,却是贾兰、贾蕴和贾珠庶女从幼时到现在的画像,又有画的佛、菩萨像,以及手抄佛经数册,李纨叹道:“谁说四姑娘心冷口冷?依我看,竟是误会了!”
  知她情谊,李纨把佛经和佛菩萨像供于王夫人的小佛堂,得知是惜春所作,王夫人捏着佛珠,亦不由赞了几句:“实不枉老太太念着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