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临终分家贾母殷殷嘱托,夜半驾崩太上皇父子相认(3 / 3)
工部忙得摆不开,永嘉帝本想夺情,召贾珠进宫,看他瘦成一把骨头,登时吓了一跳,想了想还是算了。
于是贾府闭门谢客,贾珠也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守孝生涯。因贾母特意叮嘱他生意之事,过了数月,等心情好些,贾珠方请了父亲、宝玉和长房一家子过来议事。
因事先跟贾政商量过,政老爹觉得大哥不在,自己有义务关照侄儿,故生意虽是长子一手拉拔起来的,他也同意与长房分一分。
有了政老爹的首肯,这事办起来便容易多了。首先是公中与薛家的生意,已有收益和未来分红,两房都是对半分成。
至于荣国府购置的祭田,全由长房打理。其余田庄,长房带走大部分,有玻璃匠作坊和种植玉米、马铃薯的两个庄子,则留给了二房。
对此,贾琏认为生意全是薛家看在大哥的面上订立的,包括祭田,也是用生意赚的银子买的。
长房这些年,除了他个人帮忙打理生意,其他人吃穿花用,都用里面的钱,却是坐享其成。
如今分了这么多,却是二叔和大哥相让。思及此,他颇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了半晌方道:“这…岂不是让二房吃亏?”
贾政捻须不语,贾珠笑了笑:“不必顾虑,你们是长房,又没有旁的生计,理应多分一些。”
何况二房也不是全然大公无私。为何单单留下那两个庄子?除了玉米、马铃薯高产,不过是玻璃匠作坊与京城的薛家玻璃铺子息息相关罢了。
匠作坊与宝钗的嫁妆铺子联系紧密,长房掺和进来太乱,且价值不菲,贾珠与父亲商议后,方决定用六个田庄换这两个田庄。
贾琏本就因着占便宜心中不安,对此没有不应的。至于邢夫人和王熙凤,她们对外头生意的事知之不深,一听长房能得六个庄子,已是满意的不得了,哪里还管得了其他?
于是这分产之事,也清清爽爽的解决完了。
既写了字据存档,贾珠令林之孝过来交接账目、银两,直忙了数日,方利索解决了此事。
只是后来,贾政仍叫了贾珠、宝玉说话,言语间带着几分斥责:“我恍惚听说,宝玉媳妇与珠儿媳妇私下做生意。这才刚跟长房分了家,你们就置私产,眼里可有父母长辈?
若都像你们一样,往自己口袋里搂拨银子,人心怎么能齐?家迟早得散了!”
宝玉不敢言,贾珠解释道:“父亲说的是胭脂铺子吧?这却错怪我们了。铺子是我媳妇的嫁妆,二弟妹在里头出力得分红罢了,实在算不得背地里的私产。”
再说了,探春还和他媳妇有书斋生意呢,自己去年才知道。要按他爹这么说,岂不也得算到私房里面?
贾政听他有理,这才不说话了。兄弟两个告辞出去,走在路上,看着忙忙碌碌的下人丫鬟,贾珠便想起前些日子上表陛下,奏请归还荣国府牌匾、府邸之事。 ↑返回顶部↑
于是贾府闭门谢客,贾珠也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守孝生涯。因贾母特意叮嘱他生意之事,过了数月,等心情好些,贾珠方请了父亲、宝玉和长房一家子过来议事。
因事先跟贾政商量过,政老爹觉得大哥不在,自己有义务关照侄儿,故生意虽是长子一手拉拔起来的,他也同意与长房分一分。
有了政老爹的首肯,这事办起来便容易多了。首先是公中与薛家的生意,已有收益和未来分红,两房都是对半分成。
至于荣国府购置的祭田,全由长房打理。其余田庄,长房带走大部分,有玻璃匠作坊和种植玉米、马铃薯的两个庄子,则留给了二房。
对此,贾琏认为生意全是薛家看在大哥的面上订立的,包括祭田,也是用生意赚的银子买的。
长房这些年,除了他个人帮忙打理生意,其他人吃穿花用,都用里面的钱,却是坐享其成。
如今分了这么多,却是二叔和大哥相让。思及此,他颇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了半晌方道:“这…岂不是让二房吃亏?”
贾政捻须不语,贾珠笑了笑:“不必顾虑,你们是长房,又没有旁的生计,理应多分一些。”
何况二房也不是全然大公无私。为何单单留下那两个庄子?除了玉米、马铃薯高产,不过是玻璃匠作坊与京城的薛家玻璃铺子息息相关罢了。
匠作坊与宝钗的嫁妆铺子联系紧密,长房掺和进来太乱,且价值不菲,贾珠与父亲商议后,方决定用六个田庄换这两个田庄。
贾琏本就因着占便宜心中不安,对此没有不应的。至于邢夫人和王熙凤,她们对外头生意的事知之不深,一听长房能得六个庄子,已是满意的不得了,哪里还管得了其他?
于是这分产之事,也清清爽爽的解决完了。
既写了字据存档,贾珠令林之孝过来交接账目、银两,直忙了数日,方利索解决了此事。
只是后来,贾政仍叫了贾珠、宝玉说话,言语间带着几分斥责:“我恍惚听说,宝玉媳妇与珠儿媳妇私下做生意。这才刚跟长房分了家,你们就置私产,眼里可有父母长辈?
若都像你们一样,往自己口袋里搂拨银子,人心怎么能齐?家迟早得散了!”
宝玉不敢言,贾珠解释道:“父亲说的是胭脂铺子吧?这却错怪我们了。铺子是我媳妇的嫁妆,二弟妹在里头出力得分红罢了,实在算不得背地里的私产。”
再说了,探春还和他媳妇有书斋生意呢,自己去年才知道。要按他爹这么说,岂不也得算到私房里面?
贾政听他有理,这才不说话了。兄弟两个告辞出去,走在路上,看着忙忙碌碌的下人丫鬟,贾珠便想起前些日子上表陛下,奏请归还荣国府牌匾、府邸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