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劝谏王子腾,贾子睿入阁(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永嘉帝见贾府知情识趣,便也投桃报李,言说贾府新丧,倒不必急,丁忧结束后再还便是。
  知他的情,贾珠上表谢恩,隐约觉得永嘉帝自太上皇去后,行事软和许多,似有缅怀先帝之意。
  不过往后的岁月里,他才知道这些都是假象——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永嘉帝是个手段强硬之人,岂会轻改本色!
  因贾母去世,贾兰不能参加县试,贾珠是个闲不住的,便叫了长子过去辅导。
  贾蕴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见大哥跟着父亲读书,也在一旁凑热闹。贾珠与贾政不同,一向待孩子宽容,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索性留他一道听讲了。
  除了读书,贾珠还带着儿子们在书房画画,偶有树梢鸟雀、菡萏荷叶,都是描摹对象。
  这日午后,贾蕴在书房睡得无知无觉,贾兰促狭,把弟弟的脸描成个花猫,贾珠瞧见,竟也不制止。
  贾蕴醒来,见下人们笑的发抖,有些摸不着头脑,瞧了回镜子,方知怎么回事,顿时就恼了。
  兄弟两个你追我打,贾珠哈哈大笑,坐在一旁看热闹,心情也好了许多。
  可惜这样的悠闲未能持续多久。这天傍晚,贾政叫他去正院,说是有事找。
  “什么事这么急?”贾珠放下筷子,面上有些疑惑。宝钗劝道:“想是有要事,不然父亲不会这时候寻你。快去吧,别耽搁了。”
  既有媳妇劝他,贾珠起身换了衣裳,便往荣禧堂去了。
  等见着贾政,堪堪坐定,便被递来一封信:“看看吧,是你舅父寄来的。”
  王子腾信中写到,他前些年升了九省都检点,常年巡边,如今年纪大了,身体每多病痛,想回京中任职。
  南安王建议给陛下上书,谋求内阁大学士一职,他有些拿不准。晓得外甥是陛下近臣,这才写信问问妥不妥当。
  一目十行看完,贾珠蹙眉深思。眼下王子腾这边,又和剧情里一样了。若给了肯定答复,说不得等待他的,就是回京途中暴毙。
  思来想去,还是得让这位舅父知晓厉害。
  于是借了政老爹的地儿,贾珠给王子腾回信,建议他在九边任上告老还乡,别再想着更进一步。
  毕竟这位舅父在军中势力颇大,当初若非陛下忌惮,也不至于把他调离经营多年的京营节度使一职,明面上高升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实际与放逐无异。
  再者,四王八公那些年肯定通过王子腾办过不少事,贾府在自己的控制下有意收敛,又还清了欠银,每一步都走在陛下心坎上,方安全落地。
  王子腾一旦进京高升,永嘉帝岂能不忌惮他与其他几家勾连,在朝堂搅风搅雨?说不得就是因此起了杀心,这才在路上结果了他!
  至于其他几家,贾珠也在信里写明了态度,他是不大看好的——除了北静王,这些人似看不懂陛下眼色,家里也没有出众子弟,吃喝嫖赌、聚众赌博打架的不少,作奸犯科也未可知。
  细看头上小辫子实在不少,与剧情里的宁荣二府差不离。永嘉帝哪天心情不好了,随便拿一个开刀,贾珠都不觉得意外。
  至于王家,如今除了王子腾,也是后继无人。好在王子腾还知道写信问一问他,冲着这个,贾珠也得点醒他,就当是看在王夫人面子上吧!
  把所思所想在信中细细说明,贾珠没敢说“进京途中你就会死”,只是讲了若再进一步,恐怕没有好下场,这才掷了笔,准备把信塞进信封。
  贾政拦下他,接过一看,登时双手微抖:“形势已经这般严峻了?”
  贾珠点点头:“舅父趁此机会乞骸骨,陛下也能稍减疑心。”
  顿了顿,贾珠又道:“…如果实在贪恋权栈…也务必不要进京,平安终老九边,亦不是不可能。”
  政老爹垂眸,久久不语。直到茶盏失了热气,他这才叹息一声,张了张嘴,艰难道:“那就快些把信送去,免得误了事。再者,”
  贾政抬头看向儿子,“此事莫让你母亲知道,免得徒增烦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