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子腾致仕,宝玉继山长(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未料陛下口吐此言,戴权唬了一跳,连忙叩头求饶,心中暗道:“贾阁老,你可是害苦杂家了!”
  永嘉帝却不以为忤:“水至清则无鱼,朕也是这几年才悟了这道理。起来吧,下不为例!”
  戴权擦了把汗,连连应是,心中却警醒几分——陛下虽深居宫中,凡事却洞若观火。自己想当老寿星,就不能吃砒霜,有些事还是不能做,给多少钱都不行!
  再想到自己也六十了,不知能活几年,思及出宫荣养的事,对贾珠的怨怼也少了几分——罢了,说不得日后还用得上贾相,这遭便不与他计较了!
  于是得了贾外甥的信,王子腾心中大石落地,此方出来走亲访友。
  其孙年少,因着家里变故,想着读书科举,王夫人接了二哥的信,心疼侄孙,又想到旧年王家与自家何等亲密,不由心中一软。
  老娘发了话,贾珠寻思不是大事,自是爽快应下。等见过这位侄儿,便把他塞进族学读书去了。
  王子腾远在金陵,也听说了贾家族学偌大名声,于此事,没有不感激的。
  想到甄宝玉,思及自家,只觉孙子读书出来,王家未尝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这事尘埃落定,于贾家而言,往后的十余年,算是格外平顺的一段岁月了。
  这期间汪相致仕,永嘉帝手腕强硬,内阁几番变动,终于在第八年间,贾珠成为首辅,加封太子太傅,贾家也水涨船高,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官宦之家。
  除了当年宁荣二公在世,贾家有这般烈火烹油之景,而后近七十年未有这般门庭若市,不提贾珠,贾政都有些提心吊胆。
  好在如今长房亦走科举路子,人口又简单,贾赦前年遇着大赦天下,得以回京养老,如今七老八十了,也没了作妖的本事。
  二房这边更不必说,有贾珠掌舵,几个孩子都上进懂事,宝玉又只在族学做事,不喜禄蠡,自不会跟外界有什么牵扯。
  旁支则有贾蓉约束,东府如今除了爵位,旁的什么也没有,很是依赖贾珠这边。
  加之贾阁老三番五次叮嘱,族人要严守规矩,不得作奸犯科,有那不信邪的,以贾珠侄儿的名义招摇撞骗,直接被贾蓉送官。
  而后按贾珠的意思,这家子从族谱除了名,又被赶出宁荣街,方狠狠震慑了一干人等,导致虽顶着贾相族人的名头,大家都老老实实,丝毫不敢乱来,族中风气也算维持住了。
  这一年贾蕴中了二榜进士,他却有贾敬遗风,不愿做官,宝钗拗不过,让丈夫规劝儿子,不料贾珠与蕴哥儿详谈了一回,反被儿子说动了。
  贾蕴的原话是,他想跟大舅家的表弟一起出海,如今水师强盛,大明海贸更是发达,像薛家这样的大商贾,生意早出了南洋,都到欧罗巴去了。
  前番表弟过来,就说起出洋多么多么好,贾蕴听得心动,便觉当官非己所愿——大哥中了探花又怎样,还不是成日起早贪黑的当差,生活一点自由都没有,真是无趣!
  表弟给的西洋图集里都说了,世界不止一个大陆,也不是只有一个大明。有生之年不能走一走异国他乡,人生不可谓不遗憾!
  想到自来此界,一晃几十年,去过的地方乏陈可数,贾珠也心生向往。因此还是应了儿子此事,允他与薛家一道出海,只不过须常写家信。
  贾蕴自是满口答应,宝钗得知,气的顾不得贵夫人形象,狠狠捶了相公两下:“这就让他走了,前途怎么办,亲事怎么办?”
  贾珠“哎呦”两声,揉揉胳膊赔笑:“不过出去闯荡几年,左右是进士,又有我在,若还想做官,去吏部候缺就行,总不会没官做。
  我年轻时也想游历,可家中重担压身,只十五六上走过一遭南边,得以遇见你和林妹妹,”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竟再未静下心来走走大好河山。如今蕴哥儿替我看一看,也算圆了念想。”
  提及旧事,宝钗也有些怀念:“当初表哥还是俊秀少年,如今却是糟老头子了,可知时光催人老。”
  她抿嘴一笑,旋即又叹道:“那亲事怎么说?他也不小了,这一出去,谁知道何时归来?姐姐早都抱孙子了,我这眼馋的,儿子这亲事都没影呢!”
  贾珠却拉着她坐下:“现在给他寻摸亲事,他拍拍屁股出海去,几年不着家,岂不害了人家姑娘?索性等他回来再说,大不了晚几年,倒也无妨。”
  话都让贾珠说了,宝钗还能如何?也只有勉强应了。贾蕴得知老爹说服了母亲,喜得一蹦三尺高,连忙收拾行李,过了一旬便准备停当,辞了家人南下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