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陕北月光-15(4 / 5)
“这个……嘿!孩子们的事交给孩子们去决定,不过有一点,将来我嫁闺女,一定请田总赏脸光临。”
“可说好了,这杯喜酒我可是喝定了,怎么说我也是看着小雨长大的,对他,我可是比对自己的儿子还喜欢呢。”
“看得出!也就是郑雨,人见人爱的一个孩子,怕是谁见了,都会喜欢吧!”
“你这话,真是招人嫉妒。”
“春花姐,别尽羡慕别人家的啊!你家楠楠,我也见过几次,好像和郑晨是同学,过完春节就要高考了吧?”
“是啊,彩英妹妹,没想到你也关注到我家楠楠?”
“嗯!也是巧了,在春华姐这里见过几次,好像都是过来找郑晨的,很漂亮、乖巧的一个孩子,那才是令人羡慕的呢!”
“彩英妹妹,你这话就有些假了。楠楠就一姑娘,有什么好羡慕的?要说羡慕啊,还得数你,儿子是县里的高考状元,那么优秀,自己一个人跑到上海那种大城市去读书,还交了个上海女朋友,听说两人还要一起读研究生、一起去美国呢,那才是招人羡慕的对象啊!”
“瞧姐姐说得,我说羡慕,是因为我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偏身子不争气,生完志彬后就再也不能生了。至于你说的那些,那是儿子自己的本事和缘分,我们做父母的可没有半点功劳,再说了,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将来去了美国……我不还得羡慕你们,没有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将来老了以后儿女可以承欢膝下的。”
“那倒也是!这儿孙自有儿孙福,话是一点没有错的。对了,大妹大婚,你家儿子怎么没见着啊?该不会有了大城市的女朋友,像南漳这样的小地方就看不上了吧?”
“春花,瞧你这个人,尽说些浑话。志彬和他女朋友去年暑假就去陕西支教了,人家这是以事业为重,不知道可不能乱讲话。”
“啥叫支教啊?’
“就是去贫困的地方支援教书啊?”
“啊?合着上完大学,最终就混成这样啊?这教书能拿几个钱?还是到贫困的地方去教书,那收入不得更低了?不行,我得提醒我们家楠楠,可不能让她将来也这样。我家已经出了一个没出息的儿子,可不能再出一个没前途的女儿。”
“春花姐,你这种想法就不对了!我家志彬去陕北支教,我和他爸爸十分支持他。你想,孩子们现在我们图他个啥啊,不就是想让他们将来变得强大吗?这人哪有一下子就能变得强大的,不得一步一步的,日积月累才能变强大起来吗?孩子去支教,一方面能有机会到不同的地方去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一方面还能磨练他们的意志,这对他们将来正式进入社会是有好处的。我们做父母的,知道孩子有这种想法和选择时,开心都来不及呢,又怎会觉得这样是没有前途呢?”
“是啊!春花,瞧瞧彩英妹妹,你这还是天天在生意场上混得呢,见识还不如彩英妹妹。”
“你说得是,我这啊天天都把精力放在生意上,对孩子的事还真没放在心上,这一点,我承认,见识上是不如彩英妹妹,再说了,我这不也是想为孩子们多积攒点儿家业吗?就拿我们家帅帅来说,老早就不读书了,跟着老王学修车,我让他跟我学做生意,怎么也不肯,这不,去年一个人跑广东去了,大半年过去了,连个消息都没有。”
“要说,这帅帅也真是,就不知道咱们这些做妈的为他们担着心呢。”
“可不是!那个老王更离谱,帅帅出去后,他索性搬到店里去住了,我这跟个寡妇有啥两样啊?你说,我挣这些钱有什么用啊?”
“春花,不是我说你,你对老王的态度也是应该要改改了,还有啊,多关心些楠楠,女孩子正发育的时候,身边不能少了母亲的陪伴,老王再疼女儿,也有不方便的时候。还有,你也得多替老王想想,少跟那些不三不四的男人们混在一起。”
“我……”
“你也别跟我急,这些事都不用我去打听,你自己走在街上留心听听,都快传成什么样儿了?也别怪那些人嘴欠,所谓‘行得正,坐得端’,你平时收敛点儿,那些传闲话的人自然也就闭嘴了。咱们都是有儿有女的人,走到今天也都不容易,所以啊,都自重些、珍惜些吧!这话,也就是我跟你说,我也知道你不爱听,要不然,这些年你也不会在大街上看见我也绕道走了。”
“春华,那次是我不对……”
“算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我还得感谢你呢?当年要不是你帮我鼓捣出那个鞋摊来,我这日子还不知道会过成什么样呢。”
“所以说,咱们还是好姐妹?”
“只要你不嫌弃我这个姐姐,我们当然是好姐妹了。不过,有件事你一定要答应我。”
“你说,我一定答应。”
“去找老王好好聊聊,让他搬回家。过了半辈子没离,就说明你们的日子还没过完,那就好好的把接下去的日子过完,这样对孩子们也算是树了个榜样,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行,我听你的!”
“瞧瞧,这样多好?田总,你就得多跟我大姐呆在一起,这样你对生活就会有了全新的认识。” ↑返回顶部↑
“可说好了,这杯喜酒我可是喝定了,怎么说我也是看着小雨长大的,对他,我可是比对自己的儿子还喜欢呢。”
“看得出!也就是郑雨,人见人爱的一个孩子,怕是谁见了,都会喜欢吧!”
“你这话,真是招人嫉妒。”
“春花姐,别尽羡慕别人家的啊!你家楠楠,我也见过几次,好像和郑晨是同学,过完春节就要高考了吧?”
“是啊,彩英妹妹,没想到你也关注到我家楠楠?”
“嗯!也是巧了,在春华姐这里见过几次,好像都是过来找郑晨的,很漂亮、乖巧的一个孩子,那才是令人羡慕的呢!”
“彩英妹妹,你这话就有些假了。楠楠就一姑娘,有什么好羡慕的?要说羡慕啊,还得数你,儿子是县里的高考状元,那么优秀,自己一个人跑到上海那种大城市去读书,还交了个上海女朋友,听说两人还要一起读研究生、一起去美国呢,那才是招人羡慕的对象啊!”
“瞧姐姐说得,我说羡慕,是因为我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偏身子不争气,生完志彬后就再也不能生了。至于你说的那些,那是儿子自己的本事和缘分,我们做父母的可没有半点功劳,再说了,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将来去了美国……我不还得羡慕你们,没有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将来老了以后儿女可以承欢膝下的。”
“那倒也是!这儿孙自有儿孙福,话是一点没有错的。对了,大妹大婚,你家儿子怎么没见着啊?该不会有了大城市的女朋友,像南漳这样的小地方就看不上了吧?”
“春花,瞧你这个人,尽说些浑话。志彬和他女朋友去年暑假就去陕西支教了,人家这是以事业为重,不知道可不能乱讲话。”
“啥叫支教啊?’
“就是去贫困的地方支援教书啊?”
“啊?合着上完大学,最终就混成这样啊?这教书能拿几个钱?还是到贫困的地方去教书,那收入不得更低了?不行,我得提醒我们家楠楠,可不能让她将来也这样。我家已经出了一个没出息的儿子,可不能再出一个没前途的女儿。”
“春花姐,你这种想法就不对了!我家志彬去陕北支教,我和他爸爸十分支持他。你想,孩子们现在我们图他个啥啊,不就是想让他们将来变得强大吗?这人哪有一下子就能变得强大的,不得一步一步的,日积月累才能变强大起来吗?孩子去支教,一方面能有机会到不同的地方去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一方面还能磨练他们的意志,这对他们将来正式进入社会是有好处的。我们做父母的,知道孩子有这种想法和选择时,开心都来不及呢,又怎会觉得这样是没有前途呢?”
“是啊!春花,瞧瞧彩英妹妹,你这还是天天在生意场上混得呢,见识还不如彩英妹妹。”
“你说得是,我这啊天天都把精力放在生意上,对孩子的事还真没放在心上,这一点,我承认,见识上是不如彩英妹妹,再说了,我这不也是想为孩子们多积攒点儿家业吗?就拿我们家帅帅来说,老早就不读书了,跟着老王学修车,我让他跟我学做生意,怎么也不肯,这不,去年一个人跑广东去了,大半年过去了,连个消息都没有。”
“要说,这帅帅也真是,就不知道咱们这些做妈的为他们担着心呢。”
“可不是!那个老王更离谱,帅帅出去后,他索性搬到店里去住了,我这跟个寡妇有啥两样啊?你说,我挣这些钱有什么用啊?”
“春花,不是我说你,你对老王的态度也是应该要改改了,还有啊,多关心些楠楠,女孩子正发育的时候,身边不能少了母亲的陪伴,老王再疼女儿,也有不方便的时候。还有,你也得多替老王想想,少跟那些不三不四的男人们混在一起。”
“我……”
“你也别跟我急,这些事都不用我去打听,你自己走在街上留心听听,都快传成什么样儿了?也别怪那些人嘴欠,所谓‘行得正,坐得端’,你平时收敛点儿,那些传闲话的人自然也就闭嘴了。咱们都是有儿有女的人,走到今天也都不容易,所以啊,都自重些、珍惜些吧!这话,也就是我跟你说,我也知道你不爱听,要不然,这些年你也不会在大街上看见我也绕道走了。”
“春华,那次是我不对……”
“算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我还得感谢你呢?当年要不是你帮我鼓捣出那个鞋摊来,我这日子还不知道会过成什么样呢。”
“所以说,咱们还是好姐妹?”
“只要你不嫌弃我这个姐姐,我们当然是好姐妹了。不过,有件事你一定要答应我。”
“你说,我一定答应。”
“去找老王好好聊聊,让他搬回家。过了半辈子没离,就说明你们的日子还没过完,那就好好的把接下去的日子过完,这样对孩子们也算是树了个榜样,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行,我听你的!”
“瞧瞧,这样多好?田总,你就得多跟我大姐呆在一起,这样你对生活就会有了全新的认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