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服务意识过剩的机器人(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46章 服务意识过剩的机器人
  “林总,很高兴您能亲自出席大众集团的新品发布会。
  这对大众集团来说非常重要,让我们对新款奥迪a系列的销量更加有信心了。”
  全球汽车市场很大没错,但如果仔细算,说白了就两个规模巨大的市场,华国和阿美利肯。
  其中华国的年产销能够达到三千万这个量级,而阿美利肯则在1500万,这里多说一句阿美利肯的销量是包含了二手车在内的。
  像欧盟打包在一起,也就一千万出头。
  因此华国本土车企崛起,对这帮海外车企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像什么大众史无前例大规模在德意志本土裁员,日产本田合并,福特总裁把华国生产的汽车运回本土天天开。
  这种事是华国汽车产业造成直接冲击的最好证明,换过去想都不敢想。
  面对严峻形式,不同车企选择的应对策略不同,其中大众选择的就是全面拥抱华国,试图进一步把产能和研发转移到华国,来提高利润率。
  和光甲航天的合作,被他们视为,重塑大众集团豪华车品牌的重要一步。
  大众能够和小鹏合作,每年付技术服务费给小鹏,奥迪能和华为合作,新车型能搭载华为的智驾系统,和光甲航天合作再正常不过了。
  普通up主是由华国大众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像林甲则是由大众大中华区的总裁贝瑞德亲自负责,他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如果不是长相,完全听不出对方是德意志人。
  “和大众合作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未来光甲航天造车同样要仰仗和大众之间的合作。”林甲说。
  包括大众和光甲航天合资搞的超级工厂,在大众的算盘里这同样能够是卖点。
  如果光甲汽车卖的好,在高端价位上站稳了脚跟,那么大众用同样工厂造的高端车,就能在营销上号称自己和光甲汽车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的。
  你一百万买光甲汽车,那五十万买同工厂出来的奥迪a6l,消费者还会觉得自己赚到了。
  “所以关于大众投资光甲汽车的事情,您这边考虑的怎么样?”贝瑞德问道。
  特斯拉撤资之后,自然有大把的企业想投资space,尤其是在确定space要改名光甲汽车之后,想来参一股的资本更是如过江之鲫。
  有过传闻的包括海外金融机构,像淡马锡、高盛、贝莱德这些,国内的资本包括雷君的顺为资本、腾讯系、百度系等等。
  光甲科技手里还捏着小米汽车20%的股份,虽说光甲科技不是光甲航天,但背后实控人穿透之后都是陈元光。
  包括一些传统车企,一汽、上汽这些,都有传闻说要接手马斯克退出来的股份。
  特别是这些汽车行业的国企,想自己造一个豪华品牌不太容易,现在有现成的蛋糕,肯定也想来掺一脚。
  其中被坊间认为最有可能成为光甲航天股东的就是大众了。
  因为大众有着天然优势。
  “我们的观点不变,如果大众能够帮助光甲汽车直接进入欧洲市场,不需要在欧洲建厂,那么我们会慎重考虑接受大众的投资,出让部分股份给大众。
  如果大众做不到的话,那暂时不考虑。”
  想要股份,市场来换。
  欧洲市场老钱还是挺多的,但是想把车卖到欧洲,你得跑到欧洲去建厂,不然压根卖不过去。
  在这个本土产业保护主义盛行的时代,你想要单纯卖商品过去,还是汽车这种大件,是很难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