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目标(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者我也不知道光甲汽车的营销部门做的怎么样。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它们只能等待大环境的慢慢变化。
  说白了要让大家愿意为设计付费,愿意因为功能性以外的东西付费,这就跟在沙漠里种树一样,需要缓慢改变整个生态。
  然后整个生态的变迁也不是一直向上,可能中间会有反复。
  所以我觉得把原因归结于华国企业是不合适的,这是消费者和企业共同决定的,而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又有太多因素去影响他们的选择。”
  申海到里约热内卢如果是传统飞机,经济舱的价格大概在1000美元上下浮动,而长空号的价格是它的八十倍。
  过去来申海过境旅游的标准流程是从到机场开始,现在的标准流程是从里约热内卢乘坐长空号空天飞机开始。
  哪怕自媒体博主来自伦敦,他也得先飞到里约热内卢去转机,不然就是没流量。因为空天飞机航线的存在,给里约热内卢国际机场带来了巨大流量,这也是为什么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想把合作谈下来的原因。
  对于主持人的提问,陈元光回答的略微有些隐晦。
  用案例去理解会更直观,那就是阿里。
  阿里在判断未来华国会诞生一大批中产家庭,会对消费升级有旺盛需求,所以决心大规模重注天猫,然后被拼多多赶上。
  大家会说阿里战略误判,华国的消费力在下降。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下沉市场固然存在,可中产收入家庭的需求也切实存在。
  无论是山姆的大火还是盒马的起死回生都说明了这一点。
  盒马从一系列负面消息中爬出来只需要一年时间,一年就能实现盈利。
  阿里判断的大方向没错,华国消费升级是切实存在的。
  只是他们没有判断到中间还会有往复,这个升级不是一条不断向上的直线,而是大趋势向上中间会有波动的曲线。
  另外就是天猫提供的服务和选品不行也是重要原因。
  “元光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视角,元光这次在国际航天大会上你和张局长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国际社会的合作扶持项目。
  我看网上对于这些扶持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支持的也有不小的反对声,你是怎么看这件事?”主持人知道上面那个话题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连忙转移话题道。
  这也是今天最主要的话题:国际航天大会开幕式。
  “反对声主要集中在为什么不能航天全产业链都我们自己做。
  华国每年有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有最完善的制造业基础,有大量企业能够提供支撑,有着如此完善的基础,我们为什么还要和其他国家合作?”
  陈元光的回答冠冕堂皇,大致意思就是我们要合作,要一起发展之类的官话。
  因为这个问题无法在公开采访中进行详细阐述。
  华国推动的扶持都包含着同样的内核,那就是技术流动。
  华国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欧美底子仍然摆在那,还是有不少看家本领。
  这些看家本领中有的在过去没应用在航天领域,又或者是用了但效果不好。
  华国想要做的是,创造出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华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竞争。
  同样的零部件或者服务,如果外国企业做的好,那就通过入股它,如果华国企业做的好,那就淘汰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