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验明正身”(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应知非蓦地捏紧茶盏,力劲之大,直令他指节生疼。
  身后的金颜与他一样,亦是神情激烈,心潮汹涌,几乎顾不得身份尊卑,霍地一拧黛眉,直直望着郁昭,眼中写满焦急。
  纵然两人神色相仿,但不同于金颜,在应知非心中,无边恐惧渐渐漫延、渐渐铺展,顷刻间挤占心海,叫人不寒而栗。
  郁昭的说辞前后矛盾,他刚刚这一句话,仿佛是在暗示什么。
  不知不觉之中,应知非背生冷汗。
  郁昭在试探什么?!
  或者说,他在怀疑什么?!
  沉默,令人心悸。
  郁大将军宛如存心考验应知非的定力一般,掷下一道惊雷,旋即不再出声。
  至于应知非的耐性,其实算不上有多出色。但他身怀大秘密,深谙“说多错多”的道理,不敢疏忽半分。
  郁昭……似是在怀疑他的身份。
  作为借尸还魂的当事人,应知非很快为郁昭的行为找到解释。而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思路,很有可能是对的!
  这几日连续抄诗,动静不小,他是否太张扬了……
  不知过了多久,应知非故作轻松地问:“洪夫子曾经向我要了一幅字,那日他曾说过,我父亲的字……”
  身为晚辈,他隐去了后半句,没有冒犯先人。同时,应知非大胆地抬起头,留神观察郁昭的脸色。
  他原本不曾多想,但类似的事发生两次……
  “果真敏锐。”郁昭眉峰一振,眼底兴味悠长。
  没有辜负应知非的期待,大将军坦率而平静地回答:“是我让他做的。”
  应知非的手再次攥紧。
  又静了一段时间,他终于直面核心:“为什么?”
  自己的行为有多可疑,应知非心里一清二楚。但他若当真效仿原主……那无异于躺平等死。
  以他的处境而论,继续摆烂等同自杀。
  应知非悄悄给自己打气,心中默念“别紧张”。
  你听我狡辩,看我三寸不烂之舌……
  巧的是,郁昭也道:“不用紧张。”
  应知非凝神定志,长长吐一口气,驱散心中严寒,为先前异状找到理由。
  “从横武关一战至今,这是我最接近真相的时候。”
  眼帘一坠一扬,神色倏忽变幻,目光从犹豫转为坚定,也只是眨眼之间。
  浩然正气,好用!
  应知非谦声道:“请郁将军解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