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数学考试(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侯平嗅着被子里遗留着的玉娘子身上那股淡淡芬芳,在床上辗转反侧了一夜。
  清晨起床,只能顶着个熊猫眼起床。
  县学里,一众学生都在期盼的等待着侯平到来。
  最紧张的莫过于朱由校、张文烶等人了。
  侯平走的时候可是都给他们布置了任务的,今天就要给他们考试。
  看看他走时布置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
  《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着名的数学着作,这些数学着作曾经是隋唐时代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
  《周髀算经》出现的最早,作者不可考证。
  《周髀算经》不仅是数学着作,更确切地说,它是讲述当时的一派天文学学说——“盖天说”的天文着作。书中记载了用勾股定理来进行的天文计算,还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
  《九章算术》对古代中国数学的各个方面全面完整地进行叙述,它是十部算书中最重要的一部。
  书中记载了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
  还记载有解决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算法以及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各种问题。
  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代数方面,书中记载了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
  并且在这基础上有了求解一般一元二次方程(首项系数不是负)的数值解法。
  还有整整一章是讲述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的,这种解法实质上和中学里所讲的方法是一致的。
  这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出一千五百多年。
  还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其它的还有《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五曹算经》、《孙子算经》等,其中七本都被永乐大典所收录。
  由于大明的科举取仕最重明经、进士两门,明经以五经为主、进士科重在考杂文诗赋和策论。
  因此大多数的读书人都主攻这两方向,实在感觉自己不行了,才会改修明字、明法、明算等科。
  这就导致了学习数学专业的人才偏少,而且明算科还指定了数算典籍,更是大为影响了数学在大明时期的发展。
  侯平在指导七个弟子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在明经科、进士科上都没有什么天赋,于是就建议他们改修其它科。
  梁建章、汪鸿云都有不错的数学天赋,便改修明算科。
  李浩歌、费英彦改修了明法科,宋鸿熙修了明字科,袁修为则坚持考进士科。
  在这期间侯平指导梁建章和汪鸿云的时候,意外发现朱由校和张文烶都有相当强的数学天赋。
  尤其是朱由校,数学天赋强的可怕,各种方程公式几乎是一学就会。
  因此侯平就让他们两人也一同主修了数学。
  经过昨天的旖旎,侯平对朱由校的毁房之恨稍减。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公房内,侯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刷刷刷的写了数十道数学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