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父亲,您在说什么?儿子怎么没听明白?”
  不只是朱棣一头雾水,剩下的几个儿子那也是满脸的懵逼。
  父亲这话也就只有父亲能说了,什么父死三年不改其志!
  父亲这怕不是失心疯了吧,这不是活的好好的吗?怎么就父死三年不改其志了?
  朱元璋深深地看一眼很是委屈的儿子,心里的那股怒火是怎么也发泄不出来。
  没办法,自己总不能将在孙儿那里知道的太子早逝,二孙子登基之后竟然同世倒戈,磨刀霍霍向叔叔。
  四子打动动乱,掀翻了侄儿的帝位,自己登基了,不仅留下一个叔侄相搏的黑点,还不顾朱元璋这个老父亲的祖训,竟然无视不得重用宦官这一规定。
  朱元璋心里也知道,这件事自己算是迁怒,但那又怎么办,既然那些子孙们做了‘孝子贤孙’,那就必须要有承受他朱元璋怒火的心理准备。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会那么相信朱雄英的话,无非就是之前朱雄英说的种种全都实现了,而且,朱雄英说的也没有什么问题。
  朱元璋又不是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小孩子,一种制度的好坏还是能听出来,更别说朱雄英那可是将制度的好坏给说了一个透。
  那个军机处的制度,朱元璋之前也不过是因为犹豫,这种制度实在是太狠了,对于文官集团的制约实在是太过彻底,朱元璋这才没有直接拿出来。
  这就应了那句话,我本想放你一马,可谁也没想你竟然会自己往枪口上撞啊。
  建州女真,朱元璋那是势必要拿下的,可这些人叽叽歪歪,阻挠个不停,不是这个不行,就是那个条件不够,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我的陛下啊,您就安分点当你的皇上吧,搞那么多事干什么?
  他们心里的那些道道,朱元璋那是看的清清楚楚。、
  在那些文官集团中,他朱元璋不过就是一个可以任他们拿捏的主,要是朱元璋敢往后退一步,这些人绝对会得寸进尺。
  这就是一场博弈,一场君臣之间的博弈!
  胡惟庸失败了,所以他死了,那些文官们也都看在眼里,可文官集团的本质就在那里。
  文官集团,其实就是利益集团,之前所谓士族、郡望等,其本质上都是以家族、地域等划分的利益集团,千百年来,积重难返。
  谁想打破既有格局,那势必成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而文官集团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利害冲突,只能说是内部矛盾,需要时便可一致对外。
  而朱元璋,却是一个想要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的君王,这个想法就与文官集团的利益产生了对立。
  军机处这一制度一出,那就相当于在整个集团之中撕裂出了另一个团体,换句话,那就是在进行内部分化。
  “王充,拟旨,朝廷此番用兵辽东,于乾清宫另设军机房,凡辽东军报、粮草筹备之事,不必经过六部、中书审核,直递军机房。”
  “令五军都督府、六部以及各府衙,择其有才守秘者入职,行驶军机房行走之权,因临时设立,不必经过吏部定制,由天子亲自任命,暂无品无职!”
  “是!”
  无视满脸懵逼的几个儿子,朱元璋那是一点想要解释的意思都没有。
  挥挥手,直接就让人领着圣命离开了。
  命令下达的很快,当天夜里,朱元璋的这道圣旨便直接送到了五军都督府、六部以及各府。
  看着这道旨意,与官员任职关系最为紧密的吏部率先召开了小会,一起商讨陛下这道旨意到底是什么意思:
  “都说说吧,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