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朱雄英快要写不下去的时候,实验室那边终于是出了好消息,热气球被做出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朱雄英直接将手里的毛笔一丢,急急忙忙地就朝着实验室而去。
  作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工具,热气球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结构并不复杂。
  但是受制于古代材料与工艺的限制,这些东西也是经过了数十次的实验才成功制作了出来。
  历史上,热气球是montgolfier兄弟发明的。
  可热气球的原型最早却是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
  相传,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称为天灯或孔明灯,约在公元二世纪或三世纪被发明,被用来传递军事信号。
  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指出,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李格尼兹(Liegnitz)战役中使用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而欧洲人到了1783年才向空中释放第一个内充热空气的气球。
  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孟格菲兄弟受碎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的启发,用纸袋把热气聚集起来做实验,使纸袋能够随着气流不断上升,在欧洲重新发明了热气球。
  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110英尺的模拟气球升起,飘然飞行了1.5英里。
  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孟格菲兄弟为国王、王后、宫庭大臣及13万巴黎市民进行了热气球的升空表演。
  同年11月21日下午,孟格菲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气球载人空中飞行,飞行了25分钟,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早了整整120年。
  在充气气球方面,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是最先乘充满氢气的气球飞上天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科技使球皮材料以及致热燃料得到普及,热气球成为不受地点约束、操作简单而方便的公众体育项目。
  1978年8月11日至17日,「双鹰3号」成功飞越了大西洋,而在1981年它又成功跨越太平洋。
  1980年代西方的热气球被引入中国。1982年美国着名刊物《福布斯》杂志总编辑史提夫·福布斯的父亲马尔康姆·福布斯先生驾驶热气球后转摩托车旅游来到中国,自延安到北京,完成了驾球飞临世界每个国家的愿望。
  国际航空联合会曾将热气球列为最安全的飞行器。单从数据上看,热气球的安全系数也是相当高的。
  据了解,全世界约有2万个热气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热气球更是一项热门的运动,几乎每天都有热气球比赛或活动。
  所以,朱雄英说这是一种娱乐设施也没有说错。
  看着眼前这个略显粗糙的热气球,朱雄英很是激动,仔细一算,这热气球已经算是朱雄英做出的最接近现代的东西了。
  “怎么样,你们试过了吗?”
  “没有,但是确实是按着图纸制作的。”
  就算是朱雄英再三强调这东西很安全,可以带着人上天亲眼看看天到底是什么样,但这些人毕竟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那种脚踏实地的实在感,是多少句强调安全都不可能抵消的。
  “走,去看看!”
  这里毕竟不是空旷之地,这么大的热气球升空实在是施展不开,要想试验,还是要寻一处空旷的郊区才行。
  很快,自东宫侧门,一行人就拉着做好的热气球朝着城外奔去。
  朱雄英自然也跟着而去了,很快,太子朱标、皇上朱元璋等人也得到了皇长孙殿下率人朝着城外而去的消息。
  一时之间,城外就迎来了大明的众多统治阶级。
  “大哥,侄儿这是要干什么啊?!”
  看着在地上忙活的小侄儿,秦王很是不理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