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在没有跟朱标商量的情况下,朱元璋擅自决定,要将这件大事说给各位大臣们商量。
  “陛下,此事当真?!”
  果不其然,这些大臣们的反应就像是朱元璋等人一开始听到消息的反应一模一样。
  “历朝历代的史书、地志都在藏书阁放着,要是哪位大人不愿意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朱元璋敢这样说,那就代表着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道理在朝堂上左右逢源的老狐狸们自然清楚,但没办法,陛下说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惊,容不得他们不产生怀疑。
  一瞬间,整个宫殿陷入了难得地寂静之中,就连一旁忙着探讨力学公式的叔侄两人都被这边的情况给吸引了过来。
  “爷爷,叔叔,各位大人,咱们为什么不打出去呢?!”
  对于他们这种固步自封的顽固想法,朱雄英也是一脑的无奈。
  土地承载力达到了上限,为什么不想着往外扩张,反而是要折腾自己?
  这边朱雄英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地陷入了一片重新的死寂。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朱雄英的这个提议,就像是给他们拨开了云雾看到了解决事情的真相一样。
  对啊!他们也是被自己的固有思想给禁锢住了,为什么不打出去呢?
  既然土地兼并以及土地承载力达到上限,那只要拥有更多的土地不就可以了?
  只要土地多了,那粮食自然也不会成为禁锢百姓的存在。
  那些士绅们不是喜欢屯购土地们,那自己就往外不断地扩张,等到每个人都有土地种植之后,那土地兼并也不会成为问题。
  “哈哈!英儿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辽东那边自己已经打算要打了,东夷岛那边的黄金自己也已经眼馋很久了,自然不可能就这样放着,再加上之前孙儿说的那块无主之地,光是想想自己有把握的,朱元璋就觉得大明的国土完全往外很轻松地扩张两倍。
  “可是,陛下,一个辽东是不是太小了点?”
  “对啊,父亲,小小的建州,怎么够我大明万万百姓!”
  “建州还是太小,女真五万人刚刚好,可要是我大明百姓迁过去,实在是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
  “可是,要是再往北走的话,漠北地区是不是太过苦寒了点?”
  现在漠北都以苦寒着称,这要是再经过气候气温的降低,这漠北还能生存吗?
  “没事,漠北苦寒,那咱就往南走啊,不要看现在南边那些什么湿热,可要是根据陛下说的小冰期要来的话,经过小冰期的降临,那岭南以南地区岂不是就成了我们现在的江南气候了?”
  现在漠北虽然有哪些游牧民族存在,武力强大,但大明也完全没有必要非得要往漠北方向硬干,南边那些无人想要占领的地方,岂不是白得的土地?
  听到朱棣的话,朱标也是眼前一亮,对啊,小冰期虽然对现在的中原一地影响巨大,但同样的,也对岭南地区的气候那也是有影响的。
  没等朱标多想,朱棣在一旁继续讲着:
  “而且,不要忘了,岭南以南,便是交趾、暹罗,要是我们真的能将岭南拿下来的话,那暹罗等地那岂不是也可以拿下来?不要忘了,按着英儿的说法,那里可都是什么热带季风气候,种植水稻的话,那可是可以一年三熟的!”
  一年三熟的水稻,朱棣还真没有见过,这要是都能成为大明的国土的话,光是这三熟的水稻,那就可以让大明的粮价直接下降一半,再加上其他地方的粮食,届时,大明百姓肯定不会再因为粮食短缺而发生饿死的事件。
  “对,确实是一年三熟!”
  见朱棣都将眼光放到了暹罗等地,朱雄英心里那是一阵的感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