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2 / 3)
说白了,沈森就是不相信朝廷的作风。
听到儿子对于朝廷的不信任,沈旺脸上很是不悦:自己这个儿子,什么都很好,就是这胆子实在是太过胆小了点,作为一名商人,要想真的做出一番事业,并不是一味的避免风险就能成功的,反而是在风险之中抓到机会,寻找契机,这才能在茫茫大势之中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机遇,顺势乘风而上。
“森儿,你怎么就还没想明白呢?不管我沈家是大明首富还是天下首富,背后无人,那我沈家那就始终是那些有权势之人嘴边的一块肥肉,他们想什么吃掉那就什么时候吃掉,而我们沈家努力的这一切,最后的结局也不过是为了那些人做了嫁衣罢了。”
“森儿,作为我沈家下一任继承人,你必须要有远见,虽然明面上我们沈家借给朝廷五千万两银子会掏空我沈家的家底,但实际上,只要我们答应了朝廷借钱的条件,那从我们答应的那一刻起,我们沈家就跟整个朝堂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以后,那些寻常的官吏也就不敢再对我沈家呼来喝去了。”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在古代,知府虽为官吏的一种称呼,但实际上却是正四品官职,管辖州县,为府一级行政长官。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这些人能在一府之内搜刮到这么打一笔钱,就算是将辖区内的所有百姓给烤干了那也达不到,其中大部分,那都是当地的富商豪绅们给上供的。
他们沈家也不例外,虽然在外人眼里,沈家家财万贯,家底深厚,每天都穿金戴银,吃的那叫一个珍馐美味,可在那些官吏眼中,沈家也不过是卑贱的商籍,子孙后代都只能世代经商,没有一点改变自己阶级的可能。
甚至在那些寒门贵子们眼中,商贾对于他们的投资,不过就是为了巴结自己,说白了,商贾就是这些人眼中的工具人。
纵然是大明建国之后,朱元璋赏赐给了沈家几个官职,但品级那都不是很高,只不过是一些八九品的小官,在真正的权势面前,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
但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之后,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沈家的这五千万两银子进入朝廷国库,从朝廷那里得到朝廷手书,那不管朝廷最后是否还钱,这道手书就是沈家手里的‘免死金牌!’
朱元璋从沈家门口离开,回宫之后就让军机处的大臣前往户部给沈家打一个朝廷官方的欠条给人送回去。
这几天朱元璋没有任何的指示,户部的各位大人们也按部就班,并没有任何的波澜发生,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户部这些年积攒的所有银子,都已经在了账面上,自己等人也没有做出什么欺上瞒下的行为,一点也不怕陛下派人查。
事实就是这样,户部的这些官员们自然一点也不着急。
就在户部的这些官员们还在处理日常事务之际,军机处的官员很快就来到了户部衙门口。
“下官军机处行走,拜见傅大人。”
看到来人,傅学文也是很客气的让人起身了,军机处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隶属于皇上亲自领导的部门,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实权,但伴君那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都说吹枕头风很是厉害,这军机处也不遑多让。
“林大人来了啊,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你看,这是户部库房的钥匙,这个是大印,这些是账本,请自便!”
“多谢傅大人!”
林宗风闻言一喜,忐忑的心情终于放下,很是客气地拱手道:
“那个林大人啊,看在你我都是同僚的份上,本官就在这里提醒你一句,真的不是我户部官员不作为,实在是我们大明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现在户部的库房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还是多谢傅大人配合了!”
朱元璋的行为户部这些人不知道,军机处里这些行走那却是明白的清清楚楚,陛下现在已经不指望户部能够搜罗出多少银子了,从沈家回来,朱元璋就已经夸下了海口,等到三日五百万两银子到位之后,必须要给沈家一个盖着户部大印的借条给沈家。
军机处得到这个命令,那也是相当的发愁,没办法,是个人都知道这件事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推来推去,这种得罪人的事,只能是落到了林宗风这个小小的行走身上。
在到户部的路上,林宗风心情那是相当的忐忑,就怕户部的那些大人们会为难自己,可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户部的这些大人们竟然会这样的配合自己,早早地就将户部的这些官印、文书全给准备好了。
郑重地接过大印,林宗风也没有什么翻阅的动作,只是小心翼翼地从衣袖里掏出一张纸条,展开之后,很是郑重的就想要用大印盖下去。
“瞒着,这是什么?”
傅大人看着这人想要随意盖东西的样子,赶忙地阻止问道。
“借条啊!” ↑返回顶部↑
听到儿子对于朝廷的不信任,沈旺脸上很是不悦:自己这个儿子,什么都很好,就是这胆子实在是太过胆小了点,作为一名商人,要想真的做出一番事业,并不是一味的避免风险就能成功的,反而是在风险之中抓到机会,寻找契机,这才能在茫茫大势之中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机遇,顺势乘风而上。
“森儿,你怎么就还没想明白呢?不管我沈家是大明首富还是天下首富,背后无人,那我沈家那就始终是那些有权势之人嘴边的一块肥肉,他们想什么吃掉那就什么时候吃掉,而我们沈家努力的这一切,最后的结局也不过是为了那些人做了嫁衣罢了。”
“森儿,作为我沈家下一任继承人,你必须要有远见,虽然明面上我们沈家借给朝廷五千万两银子会掏空我沈家的家底,但实际上,只要我们答应了朝廷借钱的条件,那从我们答应的那一刻起,我们沈家就跟整个朝堂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以后,那些寻常的官吏也就不敢再对我沈家呼来喝去了。”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在古代,知府虽为官吏的一种称呼,但实际上却是正四品官职,管辖州县,为府一级行政长官。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这些人能在一府之内搜刮到这么打一笔钱,就算是将辖区内的所有百姓给烤干了那也达不到,其中大部分,那都是当地的富商豪绅们给上供的。
他们沈家也不例外,虽然在外人眼里,沈家家财万贯,家底深厚,每天都穿金戴银,吃的那叫一个珍馐美味,可在那些官吏眼中,沈家也不过是卑贱的商籍,子孙后代都只能世代经商,没有一点改变自己阶级的可能。
甚至在那些寒门贵子们眼中,商贾对于他们的投资,不过就是为了巴结自己,说白了,商贾就是这些人眼中的工具人。
纵然是大明建国之后,朱元璋赏赐给了沈家几个官职,但品级那都不是很高,只不过是一些八九品的小官,在真正的权势面前,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
但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之后,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沈家的这五千万两银子进入朝廷国库,从朝廷那里得到朝廷手书,那不管朝廷最后是否还钱,这道手书就是沈家手里的‘免死金牌!’
朱元璋从沈家门口离开,回宫之后就让军机处的大臣前往户部给沈家打一个朝廷官方的欠条给人送回去。
这几天朱元璋没有任何的指示,户部的各位大人们也按部就班,并没有任何的波澜发生,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户部这些年积攒的所有银子,都已经在了账面上,自己等人也没有做出什么欺上瞒下的行为,一点也不怕陛下派人查。
事实就是这样,户部的这些官员们自然一点也不着急。
就在户部的这些官员们还在处理日常事务之际,军机处的官员很快就来到了户部衙门口。
“下官军机处行走,拜见傅大人。”
看到来人,傅学文也是很客气的让人起身了,军机处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隶属于皇上亲自领导的部门,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实权,但伴君那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都说吹枕头风很是厉害,这军机处也不遑多让。
“林大人来了啊,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你看,这是户部库房的钥匙,这个是大印,这些是账本,请自便!”
“多谢傅大人!”
林宗风闻言一喜,忐忑的心情终于放下,很是客气地拱手道:
“那个林大人啊,看在你我都是同僚的份上,本官就在这里提醒你一句,真的不是我户部官员不作为,实在是我们大明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现在户部的库房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还是多谢傅大人配合了!”
朱元璋的行为户部这些人不知道,军机处里这些行走那却是明白的清清楚楚,陛下现在已经不指望户部能够搜罗出多少银子了,从沈家回来,朱元璋就已经夸下了海口,等到三日五百万两银子到位之后,必须要给沈家一个盖着户部大印的借条给沈家。
军机处得到这个命令,那也是相当的发愁,没办法,是个人都知道这件事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推来推去,这种得罪人的事,只能是落到了林宗风这个小小的行走身上。
在到户部的路上,林宗风心情那是相当的忐忑,就怕户部的那些大人们会为难自己,可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户部的这些大人们竟然会这样的配合自己,早早地就将户部的这些官印、文书全给准备好了。
郑重地接过大印,林宗风也没有什么翻阅的动作,只是小心翼翼地从衣袖里掏出一张纸条,展开之后,很是郑重的就想要用大印盖下去。
“瞒着,这是什么?”
傅大人看着这人想要随意盖东西的样子,赶忙地阻止问道。
“借条啊!” ↑返回顶部↑